德美俄科学家提出地球生物起源新观点
德国奥斯那布吕克大学一个由德美俄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对地球生物起源提出一种新的观点,认为地球生物的发源地可能是地球表面火山活动地区的池塘和沼泽地,而并非目前普遍认为的海洋是地球生物的发源地。 科学家们研究了60余种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基因,据此确定出一些原始细胞中的蛋白质成分,并由此推断约40亿年前的最原始细胞中的物质代谢情况。
宇宙脏雪球撞击可产生氨基酸:或促成生命起源
最新研究显示彗星体发生的撞击事件可能会产生氨基酸等与生命有关的关键性物质 北京时间9月23日消息,据美国探索杂志网站报道,我们先前已经知道彗星和其它一些含有冰冻物质的天体拥有一些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原始材料,但是它们还需要在猛烈的撞击过程中才能完成演化关键的下一步。就在近期,科学家们宣布他们已经在实验室中通过重现行星撞击事件的环境条件,成功制造出了氨基酸物质。
左旋氨基酸起源之谜:或与早期太阳光照有关
左旋氨基酸起源之谜:或与早期太阳光照有关 据国外媒体报道,众所周知,地球上的氨基酸几乎都是左旋,作为生命组成的基本单位,20多种氨基酸几乎都具有手性的特点,除了极少数生物体内存在右旋氨基酸外,其余的地球生物都是以左旋氨基酸为主,可以认为地球生物几乎都是“左撇子”。
寒武纪大爆发:数亿年生物化石隐藏起源之谜
据国外媒体报道,罗马诗人奥维德在两千多年前以古希腊和罗马神话为背景,描绘了神话世界中的历史传说,该巨作就是《变形记》。在作品中大量虚构了任务或者真事的变形事件,其中有人物变成各种动物、植物的情节。但是,现实世界中是没有这样的奇迹的,有的只是蝌蚪变成青蛙、毛毛虫变成蝴蝶的事实。想想看,两个完全不同的身体形态和生命周期,却来自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这肯定是自然界中最奇特的过程之一。
23日"秋分":"竖蛋"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
9月23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秋分”。“秋分到,蛋儿俏”。同“春分”一样,在每年的“秋分”来临之际,我国很多地方都要在这天举行“竖蛋”的趣味游戏或比赛。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据史料记载,在4000年前,中国就有了在“春分”这天“竖蛋”的传统,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的来临。其玩法简单易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轻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Cell Stem Cell:科学家揭示纤维化发生的细胞起源
近日,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和糖尿病、肺病、高血压等一系列疾病相关的器官损伤引发的组织结瘢的细胞起源,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Stem Cell上。瘢痕组织的形成就会发展成为纤维化,纤维化会有许多后果,包括炎症、运送至器官的血液和氧气水平下降;从长远来看,瘢痕组织会导致器官衰竭最后引发死亡,据估计在发达国家纤维化在引发死亡的病例中占到了45%。
:我国科学家完成甜橙基因组图谱找到甜橙起源
甜美又不上火的甜橙来源于柚作为母本和橘杂交,其后代再与橘杂交而形成的杂种。华中农业大学徐强博士等人26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自然-遗传学》题为“甜橙基因组图谱”的研究论文,提出了甜橙起源这一新理论。 专家表示,甜橙基因组将在理论上为柑橘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框架,也将在应用上为果实品质包括色、香、味等重要性状基因的遗传选育发掘及品种改良提供重要平台。
Oncogene:揭示脑瘤发生的起源问题
2012年1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正常细胞调节细胞生长或生存的基因发生突变后就会提高癌症的发生率,但是对于特定的细胞(如肿瘤细胞)来说,其发生突变后会对肿瘤的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就为开发新型的癌症疗法提供了帮助。
Science:撒哈拉以南的人的基因组对人类起源的启迪
一项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据信那里是现代智人起源的地方——的人类基因变异的新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该地区丰富的基因历史。 Carina Schlebusch及其同事对整个南部非洲的11个不同人群中的220位个人的基因变异体进行了检查以探索他们之间的关系及共性。但是,研究人员并没有聚焦于某个现代人类崛起的地理位置,但他们发现了在这些撒哈拉以南人群中的一个混合和层化的复杂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