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复方制剂走向分离 药机业宜攻“专”
“中西药结合疗效好”曾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可如今,“中西药结合”的制剂方式不仅不再受追捧,同时,中西药结合凸显的安全性问题也开始被关注。维C银翘片质量风波虽然已经过去,但是以其为代表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的潜在危害由此开始广受重视。
JFF:研究分离出稀有水溶性类胡萝卜素
近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人员从北虫草子实体中分离出北虫草黄素,其与传统的类胡萝卜素相比,理论上具有更强的潜在生理活性。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天然产物,具有抗癌、抗氧化、视力保护、提高胚胎成活率、软化血管、保护神经元等重要生理功能。由于传统的类胡萝卜素和胡萝卜素都不溶于水,因而很难被人体吸收和在细胞、组织间转运,导致类胡萝卜素生物效率低下和类胡萝卜素相对缺乏。
Clin Cancer Res:新方法能快速从肿瘤组织中识别和分离T细胞
栾兆坤等超导磁分离设备与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栾兆坤研究组牵头组织,江苏旌凯中科超导高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舰船研究院、东华理工大学和武汉纺织大学等单位参加的低温超导磁分离设备研发团队,经过历时数年的研发,目前已成功建立我国第一台工业超导磁分离系统,并证实了该系统在废弃物二次资源利用、污水废水快速集约化处理、矿产资源高效除铁除杂等领域具技术可行性。
:艾滋病毒用作防护罩的蛋白被分离
科学家研制HIV/AIDS治疗方法的挫折之一一直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现在,印第安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已发现了一种可以帮助免疫系统重新回到追捕中的化合物。 这不是人类免疫系统不识别艾滋病毒。事实上,感染导致机体释放攻击病毒的抗体,且刚开始时一些艾滋病毒被破坏。 但是,艾滋病毒能通过拉拢一部分人类天生的被称为补体的先天免疫系统迅速自卫。
Science:从宏基因组数据中分离出单个物种基因组序列
从由细菌、古细菌和病毒组装的错综复杂宏基因组DNA序列中,研究人员获得一种神秘的广古菌的整个基因组序列。图片来自Vaughn Iverson/华盛顿大学。 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译者注:也常译作环境基因组学)就是取样---一勺泥土或一杯海水---然后对样品内所有DNA进行测序。
Plant Journal:AtRFC1能通过影响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均等分离
来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Replication factor C1 (RFC1) is required for double-strandbreak repair during meiotic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inArabidopsis”的文章...
Nat Protoc:新技术可从多个物种分离脂滴
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自然—实验技术》(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Isolating lipid droplets from multiple species”的文章,描述了一种可从多个物种中分离出脂滴的实验技术方案。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刘平生(Pingsheng Liu)研究员。
PNAS:染色体分离的关键
着丝粒位于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日前纽约大学的生物学家揭开了关键蛋白被装入着丝粒的详细机制,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基因组复制并分析染色体数异常背后的潜在因素。这项发现发表在最近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着丝粒负责介导染色体分离以确保子细胞获得基因组的完整拷贝,这一过程遭到破坏可能导致染色体数异常,而这种异常在90%的癌症中都明显存在。
New Phytol:产祝龙等分离鉴定了两个植物冷冻害信号的新组分
低温胁迫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地理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自然环境下温度是决定植物地域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在栽培条件下更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低温对植物的影响尤为突出。低温胁迫常使某些起源于热带、亚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