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篇论文了解一下
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疗法中最为活跃的一种,全球获批上市的干细胞治疗产品中大半数属于间充质干细胞。同时,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正被应用在多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中,包括骨关节炎、糖尿病、心脏病等常见疾病以及早衰症、渐冻症、帕金森等罕见病的临床研究中。胎盘作为间充质干细胞的稳定来源,越来越多的疾病治疗研究采用了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很多人开始关心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是不是安全的?它带来的治疗效果是什么?
《科学家》杂志评选出2018年十大论文撤回事件
图片来自Pixabay, Openclipart。2018年12月30日/生物谷BIOON/---圣诞老人列礼物清单,我们也列清单,不过我们的清单通常仅针对那些没有操守的人。《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排行榜包括一些非常狡猾的角色。这个排行版的头号位置仍然(也许总是)属于Yoshitaka Fujii,共有183篇文章被撤回。如今需要至少有20篇文章撤回才能刚好进入这个排行榜的
清华大学李雪明课题组在《细胞研究》发表论文报道VI型分泌系统膜上核心复合物的结构
2019年1月15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雪明研究组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题为《VI型分泌系统膜上核心复合物结构》“Architecture of type VI secretion system membrane core complex”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细菌VI型分泌系统膜上核心复合物的近原子分辨率的结构,揭示了其组装新形式。革兰氏阴性菌通过一系列不
刘宏伟研究组Cell子刊《Cell Reports》发表研究论文,揭示灵芝抗脂肪肝候选新药分子GA7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
作为药物研发的新“靶标”,肠道菌群被称为人体新的“器官”,其结构、功能变化与宿主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宏伟研究团队长期开展我国珍稀食药用真菌生物活性物质筛选鉴定与成药性评价研究,构建了结构多样性丰富的食药用真菌化合物库。该团队的前期研究从一个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灵芝先导分子(Eur.J. Med. Chem., 2017, 127, 1035)出发,通过结构改
Science期刊及其子刊10篇论文揭示神经精神疾病的根源
2018年12月17日/生物谷BIOON/---迄今为止对人类大脑开展的最全面的基因组分析针对它在发育期间经历的变化、它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自闭症谱系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根源提出了新的见解。对将近2000个大脑的多研究机构分析将大脑发育和功能的复杂编排整合在一起。2018年12月14日,有10项研究发表在Science期刊及其两个子刊Science Advances和Science T
两篇Cell论文一网打尽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的药物靶标
2018年12月16日/生物谷BIOON/---目前没有药物可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登革热病毒或寨卡病毒,这些病毒每年感染数百万人并导致严重疾病、先天性缺陷,甚至死亡。如今,来自美国格拉德斯通研究所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两项新研究最终可能改变这一点。他们鉴定出这三种病毒劫持人类细胞的关键途径,并且发现至少有一种潜在的药物能够破坏人类细胞中的这个劫持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寨卡病毒如何可能导致婴儿出
2018年11月30日Science期刊精华,我国科学家同期发表4篇Science论文
2018年12月6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8年11月30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图片来自Science期刊。1.Science:我国科学家通过优化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分析结直肠癌异质性doi:10.1126/science.aao3791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北大-清华生命科学
2018年11月9日Science期刊精华,我国科学家同期发表两篇Science论文
2018年11月13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8年11月9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图片来自Science期刊。1.Science:重大进展!揭示过敏性休克为何发生如此之快doi:10.1126/science.aao0666; doi:10.1126/science.aav4505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等研究机构
2018年10月19日Science期刊精华,我国科学家同时发表三篇Science论文
2018年10月22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8年10月19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图片来自Science期刊。1.Science:修复面部缺陷有戏!发现神经嵴细胞从头部后面迁移到前面doi:10.1126/science.aau3301; doi:10.1126/science.aav3376诸如腭裂和面部麻痹之类的面部缺陷占全球
同济大学刘琦教授课题组在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深度生成模型的药物研发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小分子设计以及新药研发是制药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人工智能技术有望缩短药物研发时间,减少药物研发成本。近日,刘琦教授课题组受邀在国际计算化学领域著名期刊WIREs系列刊物《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发表长文,系统探讨了基于深度生成模型(Deep Generative Models)进行药物研发的计算问题。深度生成模型是近年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