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Theranostics: 新型蛋白复合体减轻阿尔茨海默病记忆缺陷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具有两个主要的组织学特征:由Aβ多肽组成的淀粉样斑块和由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NFTs)。Aβ是通过β-和γ-分泌酶裂解APP而产生的。

2022-03-17

Science:揭示ILC3经训练后在肠道粘膜中产生先天性的免疫记忆

先天免疫系统在调节宿主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对入侵粘膜的病原体提供保护。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和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肠道感染模型,发现先天效应细胞---先天淋巴细胞3型(ILC3)--不仅在感染的早期阶段发挥作用,而且还可以经训练后产生一种先天形式的免疫记忆,可以在再次感染时保护宿主

2022-03-07

Nature子刊:发现Tcf1转录因子在T细胞免疫记忆和二次免疫应答中的重要调控作用

美国哈肯萨克大学医学中心 (Hackensack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薛海晖教授团队和弗吉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Virginia) 臧充之教授团队合作在《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了题为“Tcf1 preprograms the mobilization of glycoly

2022-03-09

Cell:揭示新冠肺炎导致嗅觉丧失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能解释为何COVID-19患者会失去嗅觉的机制。具体而言,他们发现感染大流行病病毒SARS-CoV-2会间接调低嗅觉受体(OR)的作用。

2022-02-06

Cell子刊:某些肠道噬菌体与果蝇、小鼠和人类的执行功能和记忆有关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西班牙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证据表明肠道中存在的某些噬菌体促进果蝇、小鼠和人类有更好的执行功能和记忆。

2022-02-25

Cell:肥胖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不在于脂肪过多而在于功能丧失

在发表在2022年2月3日的Cell期刊上的一篇标题为“Adipose tissue plasticity in health and disease”的评论类型文章中,研究人员认为,肥胖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不仅源于脂肪过多,还源于它对变化的反应能力下降,或者换句话说,它的可塑性下降。

2022-02-09

Cell Host and Microbe:肠道细菌噬菌体竟与人类执行力和记忆力有关,脑肠轴或增加新成员

   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身体被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在内的数万亿微生物占据,这些微生物被统称为共生菌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是一个由人体和共生菌群的多元复合体。人体肠道内寄生着大量细菌,这些肠道菌群的失衡,影响着人类肥胖、肠炎、自身免疫疾病、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甚至影响人类寿命等等。因此,有必要了解人类的肠道细菌以及感

2022-02-25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王立平团队评估发展和演化对于序列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近日,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空间序列的工作记忆:对于顺序和关系结构编码的发育和演化因素》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中科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王立平研究组完成。该研究通过行为学分析和建模发现,

2022-02-18

Alzhe & Demen:步行缓慢和记忆问题或能帮助预测人群患痴呆症的风险

来自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行走缓慢和记忆困难的组合或与晚年痴呆症风险加倍有关。研究者表示,患有运动性认知风险(MCR)的人群也会增加其认知损伤的风险并会经历较高的死亡率,MCR是一种涉及缓慢行走和自我报告的记忆困难的综合征。

2022-02-14

Science:中国科学家团队揭示序列工作记忆在猕猴大脑中表征的几何结构

《Science》期刊以长文形式发表了题为《序列工作记忆在猕猴前额叶表征的几何结构》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王立平研究组、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闵斌副研究员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世明课题组合作完成。在该研究中,科学家训练猕猴记忆由多个空间位置组成的序列,并利用在体双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