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头部转动可以灵活地抑制视觉运动后效
大多数视觉相关的心理学实验会要求受试者静坐在显示器前,保持头部固定,看着屏幕上的视觉刺激完成实验任务。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观察这个世界时,自身却常常处于运动的状态。因此,传统的心理物理方法对于研究自身运动(例如头动)下的视觉加工存在着局限。为了研究自身运动对视觉加工的影响,以往的研究者们常使用机械装置,例如让受试者坐在机械平台上,在平台进行转动或平动时完成视觉任务。但是机械装置一般造价昂贵,体积
Neuroimage:大麻使用者大脑皮层存在过度激活
2018年9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BrainHealth中心最近的研究表明,与非使用者相比,大麻使用者在大脑休息状态下的大脑皮层活跃水平相对较高。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脑保健中心的研究科学家Shikha Prashad博士说,由此产生的“吵闹的大脑”可能会损害大脑活动并破坏认知过程。“这项研究是第一个描述全球皮层活跃性以及大麻使用者休息期间的半球间和半球内功能连接
初级视觉皮层功能结构研究获进展
5月14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蒲慕明研究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初级视觉皮层中内部连接及反馈连接的功能结构》的研究文章。这项工作建立了一套旨在研究脑区间连接的双色钙成像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对树鼩中投射至初级视觉皮层(V1)的两条输入通路的功能结构进行了探讨。大脑皮层是由负责不同功能的很多区域所组成的。即使在单个区域内
Cell:可视化观察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到大脑中的单向传播
2018年7月5日/生物谷BIOON/---据估计,大多数人的大脑有860亿个神经元,它们最终能够与任何其他的一个神经元进行双向交谈。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迷宫般的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如何整合信息,即多个神经元如何发送和整合它们的信息到靶神经元中,来自美国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着重关注一个罕见的情形,即信息仅沿着一个方向传播,即从视网膜到大脑传播。图片来自C
研究揭示灵长类大脑精细视觉编码新机制
3月30日,《神经元》(Neuron)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局部和整体物体感知中高级脑区精细视觉的脑机制》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王伟研究组完成。视觉科学的中心问题是探索从局部到整体的跨脑区视觉信息整合的脑机制。该研究通过在非人灵长类猕猴大脑视皮层V1、V2和V4三个脑区进行群体
Neuron:整合头部信号与视觉信号的神经回路
2018年3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Sainsbury Wellcome中心的神经科学家们鉴定出了大脑主视觉皮层的神经回路,该回路对于真核头部以及视觉运动信号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euron》杂志上。这一研究揭示了视觉信号以及前庭信号进入大脑,以及大脑指挥机体做出正确反应的机制。当我们通过转动头部观察周围的环境时,为了保证随着我们的注视能够得到相应的
研究首次揭示压力应激强化视觉恐惧信号处理神经环路机制
研究大脑如何处理重要的输入信号并输出恰当行为,对理解大脑正常的工作机理至关重要。其中,对于恐惧信号的处理在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在被害妄想症、创伤后综合症等众多精神疾病中,大脑恐惧信息都出现了处理异常,但其背后的机理并不清晰,针对性治疗也困难重重。3月2日,《当代生物学》以长文论文的形式(article)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
首次构建出人类大脑皮层神经发生的基因调控图谱
2018年1月1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构建出人类神经发生(neurogenesis)的基因调控图谱,其中在神经发生中,神经干细胞转化为脑细胞并且大脑皮层在尺寸上扩大。他们鉴定出调控我们的大脑生长并且在某些情形下为在生命后期出现的几种大脑疾病奠定基础的因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1月11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eNeuro:安非他命上瘾能够破坏小鼠前额叶皮层的发育
2018年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发表在《eNeuro》杂志上的一篇文章,青少年阶段摄入大量娱乐性的毒品会大脑大脑前额叶皮层中一处关键区域的发育受阻,这篇文章是以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做出的。一类利用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的脑细胞对于大脑前额叶皮层区的发育至关重要,而后者的发育则需要在整个青少年阶段完成。在青少年时期,这些多巴胺神经元的突触会从伏核区向大脑皮层区不断地延伸。(Hoo
沙蜥视觉通讯研究获进展
动态视觉信号(肢体语言)广泛存在于动物界中,是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由于分析和量化技术的限制,动态视觉信号的相关研究较于声音和颜色信号,发展十分缓慢。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动态视觉信号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进化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的关注。卷尾信号是雌雄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个体交流的重要方式。以往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