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开发出新型染色体原位多基因表达调控技术
对复杂的细胞代谢进行重编程需要对多个基因同时进行表达调控。目前常用的基因表达调控方法是在离位(ex-situ)构建启动子或核糖体结合位点(RBS)的质粒文库,转化进入细胞进行筛选,然而该方法受限于克隆效率和转化效率,难以实现多基因同时的表达调控。MAGE技术可在染色体原位(in-situ)产生遗传多样性,从而同时调节多个基因的表达。但
研究公布水生植物莲的基因组遗传变异与表达数据库
莲为水生植物,俗称荷花(莲科莲属),莲的起源较早,对研究被子植物(有花植物)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际生产中,莲花色、花型丰富多样,且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应用广泛;兼具食用、药用等重要价值,引发学界关注。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生物地理学学科组与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合作,构建了莲的基因组遗
研究人员研发实现用于水稻黄单胞菌基因表达研究的模块质粒组装系统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陈功友课题组题为“An improved, versatile and efficient modular plasmid assembly system for expression analyses of genes in Xanthomonas
研究揭示靶向NS1的黄病毒广谱保护性抗体作用机制
1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高福研究组,微生物所研究员施一研究组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Paul R. Young、博士Daniel Watterson研究组合作,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A broadly protective antibody that targets the fl
Science:中澳科学家联手发现一种靶向黄病毒NS1蛋白的广谱保护性抗体
2021年1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称为1G5.3的抗体可以提高实验模型中的存活率,将降低血液中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和西尼罗河病毒的存在。这一发现可能会导致人们开发出降低全球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和西尼罗河病毒死亡率的新疗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
基因表达动态示踪的新技术研究获进展
Nature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通过内源性启动子驱动的sgRNA监测低丰度转录本和lncRNAs的表达》,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杨辉研究组和研究员周海波研究组合作完成。研究通过内源基因的启动子驱动sgRNA(si
Nat Commun:使用基因表达数据来比较实验室癌症模型和真实肿瘤
2021年1月9日讯/生物谷BIOON/---从肿瘤细胞中生长出来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的癌细胞系是癌症研究的支柱。它们为癌症基因组学和生物学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但由于一些原因,科学家们往往难以将基于癌细胞系的实验数据与其互补肿瘤的数据进行比较,也难以选择最佳的癌细胞系来模拟特定的肿瘤类型。为了帮助指导这些选择,美国布罗德研究所癌症依赖性图谱(Cancer De
NAR:揭秘表观遗传学开关控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
2021年1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东京工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或能帮助定量评估特定表观遗传学改变对基因转录率的影响;研究者表示,基于这种方法,我们就能成功在体外制造重组的含有染色质的组蛋白修饰。文章中,研究人员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