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小鼠对日本脑炎病毒不同易感性的生物学标记
日本脑炎病毒(JEV)是一种蚊子传播的黄病毒,由它导致的传染病我们称之为乙型脑炎,我国是这种传染病的高发国家之一。但是,仅有很小一部分JEV 感染的个人会引起症状,发展成严重的脑炎,由此可见由于宿主本身的不同,引致了其对JEV 的不同易感性。其感染后的临床疾病症状各异,包括非特异性发热,脑炎,甚至死亡,其中每250例感染患者中有1例会导致最终死亡。
PLoS Pathog:方荣祥等发现植物病毒昆虫载体的卵传病毒机制
2014年3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方荣祥研究组联合中国农科院和福建农林大学的科学家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发表了他们对植物病毒介体昆虫的卵传机制的研究结果(Transovarial Transmission of a Plant Virus Is M
Micro & infec:杜文圣等首次证实日本脑炎病毒NS1’蛋白的产生机制
图1.SA14-14-2 的突变NS2a E22E’使病毒失去产生NS1'的能力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微生物与感染》(Microbes and infec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日本脑炎病毒NS1’蛋白的产生机制,及其在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凋亡过程中被caspase剪切的特性。
PNAS:潜在新药物抑制大脑炎症
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已经鉴定出一群新化合物,它们可能保护大脑细胞免受与癫痫发作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疾病相关的炎症。 这些化合物阻断来自EP2的信号,其中EP2是前列腺素E2四个受体中的一个,也是一种涉及诸如发烧、分娩、消化和血压调控过程的激素。能选择性阻断EP2的化合物以前是不可应用的。在动物上,EP2阻断剂能明显地减少延长发作诱发的大脑损伤。
BMC Evol Biol:黄京飞等揭示Kunitz/BPTI基因家族在硬蜱长时程吸血过程中的作用
蜱是一类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专性吸食脊椎动物血液为生的体外寄生虫。它们是细菌、病毒、蠕虫等病原体的传播者,能够导致多种人类和动物疾病,因此在动物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蜱主要分为软蜱和硬蜱,它们具有不同的吸血策略,软蜱是短时程吸血(几分钟到几小时),而硬蜱是长时程吸血(几天甚至上周)。 Kunitz/BPTI蛋白大量存在于蜱类唾液腺中并在吸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