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突破性药物!ROCK2抑制剂belumosudil美国进入审查:总缓解率>70%

belumosudil有潜力成为cGVHD治疗模式的基石,为患者带来有意义和持续的益处。

2020-12-04

植物生物量分配模式研究取得进展

植物性状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植物生物量是重要的生产性状,其分配模式是植物生态学和进化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对决定植物各器官间生物量分配模式的生态机制仍有争议。最优分配理论认为,植物优先将生物量分配给可获取更多限制性资源的器官以促进生长,因此生物量分配会对环境中资源的可利用性做出响应;异速分配理论认为,生物量在各器官间的分配与环境变化无关,是仅与植物大小

2020-11-21

Heart:富含高水平植物成分及低水平红肉或家禽的“绿色”地中海饮食模式或有利于机体心血管和代谢健康

2020年1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Hear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古里安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相比传统地中海饮食模式而言,一种包含较多植物成分及较少红肉或家禽成分的绿色地中海饮食方式对于人群机体心血管和代谢健康或许要更好,至少在男性群体中是这样。地中海饮食富含基于植物的生物,其与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风险较低

2020-12-07

利用高质量的植物性饮食来替代红肉饮食或有望降低人群患冠心病的风险!

2020年12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BMJ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利用高质量的植物性饮食(比如豆类、坚果或大豆)来替代红肉或许与人群冠心病(CHD,coronary heart disease)发病风险降低直接相关。同时利用全谷物和乳制品来代替红肉、利用鸡蛋来代替加工红肉也能够降低人

2020-12-05

植物木质部耐栓塞能力研究获进展

过去一段时间中,全球极端干旱事件频发,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森林衰退和树木死亡。关于干旱诱发树木死亡的机制及如何预测未来森林的响应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极端干旱诱发的木质部栓塞(即导管或管胞被气体填充失去水分传导功能)被认为是引起树木死亡的重要机制。已有研究表明,物种在干旱中的表现与其木质部的栓塞抗性(P50,发生50%栓塞时候的水势)密切相关,因此,P50的大小被寄

2020-11-11

华南植物园研究发现中国乌龙茶香气酶促形成机制

茶树(Camellia sinensis)没有甘甜的果实,却牵动全球60多个国家的经济,影响30亿人口的生活。中国是最早发现与利用茶树的国家,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自神农尝百草以来,这种来自中国的神奇树叶,经过不断的变化,已形成了至今的六大茶类。六大茶类主要是根据茶叶加工方式的不同划分为绿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黄茶和黑茶。其中,乌龙茶,亦称青茶,是六大茶类中

2020-11-09

葛兰素史克/Medicago佐剂植物源性COVID-19疫苗启动2/3期临床试验!

这是GSK合作的多款COVID-19候选疫苗中第一款进入2/3期临床试验。

2020-11-15

研究揭示苔藓植物古多倍化历史及重复基因保留特征

 藓类植物,作为陆地植物早期演化中的重要分支,在陆地植物的演化谱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学界对该类群本身演化历史的研究有限。此前,科学家研究对植物基因组发现,古多倍化事件广泛存在于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类群中,且此类事件多伴随植物类群的迅速扩张和对古气候剧烈变化的适应。然而,在过去四亿多年的演化历史中,藓类植物经历过多少次此类大规模的基因加倍事件,每次加

2020-11-05

研究揭秘早期被子植物新成员——变果

 被子植物起源及其早期演化是植物学家长期以来致力攻克的难题,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找到化石证据。我国辽西的义县组地层因其出产的被子植物化石而闻名,近期,学界关于义县组古植物学研究取得进展——获得变果,其是一个被子植物化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在Historical Biology上,在线发表题为A novel an

2020-11-01

植物适应波动光强的光合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自然环境中的光照强度通常在短时间内出现频繁剧烈的波动,称为波动光强。当光强突然增加时,植物叶片吸收的过剩光能较易造成光系统I活性损伤,影响植物生长。因此,波动光强是植物遭受的自然光照胁迫之一。揭示植物叶片在波动光强下的光合调控策略,对理解植物适应自然光照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作物增产方面也具有潜力。传统理论认为,环式电子传递这一替代电子传

20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