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Ecol & Evol: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计算机模型 或能帮助理解肿瘤的生长影响其遗传特性的机理
2021年12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肿瘤内的遗传异质性会促进克隆进化,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对临床相关的克隆动态变化的理解仍然非常有限,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上题为“Spatial patterns of tumour growth impact clonal diversificat
南非新毒株被命名为omicron,其危险性被印度神童阿南德预测中了?
11月24日,南非向世卫组织首次报告了一种名为B.1.1.529的变种,称其与该国的病例呈指数级增长有关。几小时后,包括英国、以色列在内的许多国家和欧盟成员国对一些南部非洲国家实施了旅行限制。
Nat Commun:抑制隐球菌中特定酶类的功能或有望阻断其感染的扩散
来自石溪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的方法,通过靶向抑制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模型中名为Sgl1(sterylglucosidase 1)的酶类或许就会使得感染不再继续扩散,这种酶类或能作为一种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的潜在靶点。
DLC1 的肿瘤抑制活性需要其 START 域与磷脂酰丝氨酸、PLCD1 和 Caveolin 1 相互作用
DLC1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在许多癌症类型中通过遗传和非遗传机制下调,其编码的蛋白RhoGAP和支架活性有助于其肿瘤抑制功能。
需要其START结构域与磷脂酰丝氨酸、PLCD1和小泡蛋白-1的共同作用!
近段时间Beatriz Sanchez-Solana教授及其团队针对DLC1基因开展了相关研究,以探索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Sci Rep:揭示癌细胞改变其形状并入侵到机体不同类型组织中的分子机理
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恶性细胞改变其形状的机制,以及其如何通过迁移技术入侵到机体的不同类型组织中;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研究人员深入理解癌症转移的机制并开发有效预防癌症转移的新型策略。
Cell:哈佛大学卢坤平团队提出消除肿瘤新方法,这个基因不容忽视
胰腺癌是著名的「癌症之王」,其发病病程短、恶化速度快、死亡率高,不仅化疗、靶向治疗对它效果不佳,就连近年来最为火热的免疫治疗也对它束手无策。因此,发现一种让胰腺癌对化疗或免疫治疗更敏感的方法可能可以作为胰腺癌治疗的新策略。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卢坤平教授团队在 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Targeting Pin1 renders pa
科学家找到新方法,有望助其“重获新生”
在对抗各类疾病的过程中,人体内的T细胞可谓贡献巨大。通常情况下, 急性感染和疫苗接种后,初始T细胞被抗原、共刺激和炎症激活,以指数方式增殖向效应 T 细胞和记忆 T 细胞分化。其中,记忆性CD8 T细胞(TMEM)可以长期存活,在没有抗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稳态细胞因子、IL-7和IL-15进行自我更新,并在再次感染时,产生强大的次级效应
中国科学院医学光学专家王贻坤研究员,与美国硅谷人工智能公司NyquistData深度对话
2021年 7月 20日,美国硅谷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数据公司 Nyquist Data奈数科技的创始人 MichelleWu, 武丹女士,特邀国内知名学者,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光电子中心副主任王贻坤博士,进行深入的访谈与对话。王贻坤博士,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 STS重点项目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