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其START结构域与磷脂酰丝氨酸、PLCD1和小泡蛋白-1的共同作用!
近段时间Beatriz Sanchez-Solana教授及其团队针对DLC1基因开展了相关研究,以探索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胚期给养精氨酸促进鸡胚肠道发育的新途径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单胃动物饲料创新团队研究发现了胚期给养精氨酸促进鸡胚肠道发育的新途径,为超早期营养调控家禽的肠道发育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营养前沿(Frontiers in Nutrition)》。据团队首席武书庚研究员介绍,微生物的快速定植是肠道免疫程序化、免疫系统发育成熟的重要驱动因素。事实
DNA损伤后SIRT5介导的赖氨酸120脱琥珀酸化抑制p53功能
P53是一种经典的肿瘤抑制因子,通过诱导细胞停止以修复损伤或细胞凋亡来消除受损细胞以应对不同类型的应激,从而维持基因组的稳定。p53的翻译后修饰(PTMs)被认为是调节p53活化最有效的途径。
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蛋白激酶RIPK1对饥饿应激的代谢调控机制
饥饿应激在哺乳动物新生儿存活、肿瘤微环境及缺血再灌注等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代谢调控对于饥饿条件下细胞及机体维持能量稳态及存活非常关键。蛋白激酶RIPK1是细胞存活与死亡的重要调控因子。1998年,人们发现RIPK1缺失的小鼠会在出生后1-3天内死亡,但分子机制一直不明确。新生小鼠刚出生后,由于脱离了母体营养的供应,处于严重的饥饿状
MOL CANCER:揭秘AMPK(活化蛋白激酶)在Tregs中调节抗肿瘤免疫的作用机制
近期,Ram Hari Pokhrel教授及其团队通过生成Treg特异性AMPKα1敲除小鼠来探讨AMPK在肿瘤Tregs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发现,在Treg细胞中AMPK的缺失是通过增加PD-1的表达促进了肿瘤的生长。该项研究结果表明,AMPK通过HMGCR/P38 MAPK/GSK3β信号轴调控PD-1的表达,抑制肿瘤进展。
中国科学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高产L-高丝氨酸
L-高丝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氨基酸,可作为医药中间体,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由于生产强度和经济性等原因, L-高丝氨酸的规模化应用受到严重限制。目前国内外尚未有L-高丝氨酸的产业化生产线,L-高丝氨酸也是当前少数仍未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氨基酸品种。近日,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在《Metabolicengineering》发表了题为
丙酮酸激酶M2通过控制肌成纤维细胞的甘氨酸萎缩来调节纤维化的发展和进展
纤维化是一种胶原原纤维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胶原蛋白是肌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主要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蛋白,主要由(Gly- x - y)n个三联体重复体组成,Gly残基含量为30%。
癌细胞产生的IDO酶抑制抗癌免疫反应与癌症色氨酸代谢无关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许多癌症会产生一种叫做IDO(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吲哚胺-2,3-加双氧酶1)的酶,它能抑制免疫系统的活动,但长期以来对这种机制如何运作的假设需要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