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发现淋巴管发育的一个关键基因
近日,《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所陈雁研究组的最新研究进展:“The RAS guanyl nucleotide-releasing protein RasGRP1 is involved in lymphatic development in zebrafish”,揭示了斑马鱼淋巴管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基因。
Plant Journal:一基因可调控花粉遗传物质分布
来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Replication factor C1 (RFC1) is required for double-strandbreak repair during meiotic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inArabidopsis”的文章...
PNAS:萤火虫为发光二极管设计提供灵感
科研人员复制了萤火虫发光器官的结构,从而增加称为发光二极管(LED)的小型高效灯具的光传播。Ki-Hun Jeong及其同事注意到了有效的光传播对于萤火虫的性交流具有关键作用,他们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萤火虫发光器官的结构。萤火虫的发光器官由一个反射层、一个发光层和一个透明外层组成。重要的是,与腹部的其他部分不同,发光器的外层结构成行有序排列,就像农田中的农作物。
康泰伦特任命两名高管以推动在华发展
新泽西州萨默塞特--(美国商业资讯)--康泰伦特药业(Catalent Pharma Solutions)今天宣布,该公司已经进行了两项高管人事任命,为其最近在中国成立的软胶囊技术和临床供应解决方案(CSS)业务合资企业提供支持。
10位40岁以下生物制药领域的高管们
萧伯纳有句名言,“青春因年轻而浪费”。不过,不是全部都是如此。GEN近期从全球范围内找了这么一批人,他们是生物制药领域的年青人,年纪不超过40岁,已经在业内著名企业里面担任联合创始人或董事主席或CEO或部门高管,并认为他们在未来的行业发展担任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下这个表格仅包含是去年未满40岁,并且名字曾经出现在媒体公开的人物。
陈忠:血管外科医师既要“左手一把刀”,还要“右手一根管”
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三家血管外科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血管论坛暨2012年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简称CEC(China Endovascular Course)2012)于11月1日--4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11月2日MedSci通讯员有幸采访了大会共同主席、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陈忠教授。
JCI:乳腺癌中SIX1诱导淋巴管形成及转移的机制
乳腺癌中淋巴结转移及不良预后的关系10年以前就已经被发现。然而,癌细胞侵入淋巴系统的机理还没有被完全阐明。 最近的研究发现,在转移性传播中,由于肿瘤分泌的生长因子刺激了淋巴管的形成,淋巴系统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 SIX1是一种与乳腺癌有关的同源结构域转录因子,它是否与淋巴管形成及淋巴转移有关还未可知,对此,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
经验丰富的行业高管 Alan Morgan 加入 RPS 领导团队
宾夕法尼亚州华盛顿堡2012年4月10日电 /美通社亚洲/ -- 为生物制药和医疗设备行业提供综合全球1-4期临床开发解决方案的新一代合同研究机构 ReSearch Pharmaceutical Services, Inc.(简称 RPS)今天宣布任命 Alan Morgan 担任该公司首席运营官,该任命将于2012年5月1日起生效。
J Alle Clin Immun:日科学家发现花粉症的主要“导火索”
近日,国际杂志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在线刊登了日本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 critical role of IL-33 in experimental allergic rhinitis,”,文章中,研究者发现了花粉症的主要导火索。 每年春季日本大街上的“口罩族”蔚为壮观,花粉症成为很多人一年一季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