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艾滋病毒防治获新进展
来自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Potent and broad anti-HIV-1 activity exhibited by a GPI-anchored peptide derived from the CDR H3 of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y PG16”的文章,获得了新型防治HIV-1策略研究新进展。
Nature:SAMHD1蛋白能阻止艾滋病毒复制
日前,在《自然》杂志网站上的报告称,英国研究人员探明了人体内一种蛋白质对抗艾滋病病毒的原理,并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新的艾滋病治疗方法。 此前美、法等国的研究人员曾发现,人体内一种名为SAMHD1的蛋白质能阻止艾滋病病毒在一些白细胞中的复制,但对其中的原理并不清楚。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蛋白质能降解脱氧核苷酸,而脱氧核苷酸正是艾滋病病毒复制所需要的基础。
PNAS:追踪导致感染的艾滋病病毒毒株
一项研究提出,一个人的生殖道内占主流的HIV-1毒株可能不是在性伙伴身上建立感染的毒株。 此前的研究发现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们的生殖道内有一批病毒毒株,但是在异性性传播过程中的导致感染的毒株—这是全世界感染的主要模式—常常仍然没有得到确定。 Eric Hunter及其同事获得了卢旺达和赞比亚的8个异性恋伴侣的阴道拭纸、精液和血样,当时新近被感染的伙伴被诊断出了艾滋病病毒阳性。
The Lancet :研究称泰诺福韦可降低吸毒者感染艾滋病毒风险
泰国和美国的最新联合研究成果显示,每日定时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泰诺福韦,可有效降低通过注射方式吸毒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这一研究项目由泰国卫生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研究人员从2005年开始共同实施。报告已发表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泰诺福韦是艾滋病鸡尾酒疗法所采用的药物之一,它通过阻断涉及艾滋病病毒复制的逆转录酶,从而抑制病毒复制。
PNAS:科学家发现新的艾滋病毒抑制蛋白
近日,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血液中新的艾滋病毒抑制蛋白。该蛋白叫CXCL4或PF-4,能结合艾滋病毒。这项研究是由Paolo Lusso医学博士领导。 CXCL4是一种趋化因子,帮助调节免疫细胞的运动。20世纪90年代中期,四个趋化因子中有三个是有Lusso, Robert Gall博士发现的。这些趋化因子以及CXCL4可调节感染者体内病毒的复制水平,从而影响HIV疾病进程。
新型更致命艾滋病毒变种在俄罗斯迅速传播
2006年科学家首次在新西伯利亚市看到这种病毒,它被认为是俄罗斯最致命的HIV亚型。据悉,目前在西伯利亚有超过50%的新HIV感染是由它引起的。 俄罗斯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识别出一种更致命的新型HIV变种。这种名为02_AG/A的亚型正在迅速扩散。该图显示的是成熟的HIV病毒感染。 北京时间10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俄罗斯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识别出一种更致命的新型HIV变种。
Science:研究者首次实现对细菌基因组的重编码 使得细菌可有效抵御病毒感染
2013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耶鲁和哈佛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对有机体的全基因组进行了重新编码,并且改善了细菌抵抗病毒的能力。 研究者Farren Isaacs教授表示,我们首次实现了对遗传代码的基础性改变,通过使用新型遗传代码来创造出有机体使得我们可以扩大研究生物功能的范围。
Nature:药物让艾滋病毒暴露无遗
近日,一项研究重燃了科学家治愈艾滋病的希望。研究结果首次证实,运用一种药物可以安全地启动患者体内休眠病毒的产生,免疫系统能更容易地发现和攻击HIV。 研究人员在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召开的第19届逆转录病毒和感染几率年度会议上宣布了这一发现。但几乎同时,其他HIV相关科学家发表表明认为,仅仅清除隐藏的病毒是不足以杀死感染病毒的细胞,他们认为治愈HIV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艾滋病毒用作防护罩的蛋白被分离
科学家研制HIV/AIDS治疗方法的挫折之一一直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现在,印第安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已发现了一种可以帮助免疫系统重新回到追捕中的化合物。 这不是人类免疫系统不识别艾滋病毒。事实上,感染导致机体释放攻击病毒的抗体,且刚开始时一些艾滋病毒被破坏。 但是,艾滋病毒能通过拉拢一部分人类天生的被称为补体的先天免疫系统迅速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