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HIV-1衣壳分解分子机制 助力艾滋病新型疗法开发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至今科学界关于HIV-1病毒衣壳在感染细胞中什么情况下会分解依然存在争议,而本文研究中我们就揭示了一种名为PF74的HIV-1抑制剂以及宿主蛋白CPSF6如何同病毒衣壳表面的小槽相结合来抑制衣壳的分解,进而抑制病毒的感染和传播。
Cancer Res:艾滋病药物对抗前列腺癌!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在HIV疗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受体CCR5或许可以驱动前列腺癌向骨头中的转移。
PLoS Pathog:揭示威胁艾滋病患者生命的致死性真菌
近日,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指出了长期以来使得AIDS患者病情加重的真菌感染的环境来源,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
Hum Gene Ther:陈小平等艾滋病基因治疗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小平博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艾滋病基因治疗方面获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论文于2012年2月在《人类基因疗法》杂志(Human Gene Therapy)发表。 CCR5是艾滋病病毒(HIV)进入靶细胞(例如CD4+T细胞)的重要辅助受体,缺乏CCR5使 HIV不能进入细胞从而不能感染细胞和人体。
中澳合作卫生与艾滋病项目 5年投2.1亿
中澳卫生与艾滋病项目完成大会22日在北京举行。这一为期5年的项目共投入3240万澳元,约2.1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展艾滋病防控、新发传染病防治、加强卫生体系建设等领域的合作。 中澳卫生与艾滋病项目为中国与澳大利亚政府双边发展合作项目,由澳大利亚国际发展援助署资助。从2007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项目共资助开展53个项目活动,先后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政策研究分析成果170多篇。
JBC:新研究揭示艾滋病毒感染辅助性T细胞机制
2012年9月27日 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的研究揭示了艾滋病毒是如何感染帮助人体免疫系统进行抗感染的辅助性T细胞。该研究由Mason国家生物防御和感染性疾病中心教授Yuntao Wu领导完成。 HIV病毒劫持辅助性T细胞,当辅助性T细胞数量直线下降时,身体容易患病。
武汉大学侯炜等发现抗艾滋病毒感染新细胞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侯炜教授和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科研人员合作的一项科研成果发表在8月份美国著名国际学术刊物《淋巴细胞生物学》杂志上。这项研究发现,一种名为“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具有抗艾滋病毒感染的作用。 据侯炜教授介绍,这种名为“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是一类“桥梁细胞”,既具有自然杀伤功能,又能起到自我保护作用。
Nature:新研究找到艾滋病病毒弱点
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9月10日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站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艾滋病病毒外壳上一个易被攻破的弱点,这能够解释之前相关试验中一种艾滋病疫苗的有效性问题,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艾滋病疫苗。 几年前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曾联手进行一个代号为RV144的艾滋病疫苗试验,结果显示这种疫苗能够帮助部分人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但它的有效性只有31%,这一问题让研究人员百思不得其解。
PLoS ONE:特定润滑剂的使用并不会增加艾滋病感染风险
2012年1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揭示了,水性、非处方的个体润滑剂(可刺激阴道、直肠,使其兴奋)并不会增加HIV的易感性,尽管如此,研究者表示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来评估个体润滑剂的安全性以及对上皮组织的副作用。 研究者Charlene S. Dezzutti说,我们检测了许多种类的个人润滑剂,其对组织的损伤唯一一点就是高渗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