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ology J:黄忠等构建手足口病相关病毒的感染性克隆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Virology Journal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关于构建手足口病相关的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感染性克隆的最新研究成果。
当克隆一只小鼠的时候,用一滴血就够了
用外周白细胞克隆出的一只雌性小鼠。通过自然交配并且生存了23个月(在实验室小鼠的正常寿命之内),证明了它是可育的。 2013年6月26日——从肥胖到药物滥用,从焦虑到癌症,转基因小鼠在科研中被广泛用于人类疾病模型。科研人员常常用多年时间开发一个小鼠品种,它具有成为特定人类疾病模型所需的准确的遗传突变。
PLoS ONE:季红斌等建立非吸烟肺腺癌人群致癌基因突变谱
11月30日,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季红斌研究组与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合作的研究成果 ,该工作在更大样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了非吸烟肺腺癌人群中关键的致癌基因突变谱。 季红斌课题组长期致力于肺癌基因组学的研究。
J Virol:我国首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DNA克隆
11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钟劲课题组的研究论文从丙型肝炎病毒临床分离株直接建立高效的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感染模型的新型策略》。
:一种崭新的单克隆抗体技术
今年5月份的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文章A proteomics approach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loning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from serum介绍了崭新的抗体开发平台:NG-XMT™ 技术,它利用蛋白质组学,通过
Nat.Genet:我国成功克隆PKD致病基因
近日,《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应用先进的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8个家族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简称为PKD)家系中发现PRRT2基因上存在3种截短突变,并成功克隆了家族性PKD的第一个致病基因PRRT2,这对揭示疾病分子发病机制以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Sci Total Envir:年轻人需警惕致癌性的皮肤损伤
近日,来自昆士兰理工大学(QUT)的研究者研究发现,在年轻人一生中,他们遭受了高风险的皮肤损伤,研究者Michael Kimlin表示,在人一生中第一个18年暴露于UV中,可以明显引起致癌的皮肤损伤和皮肤衰老。研究者表示,当人们年龄超过50岁,皮肤退化的比例最低,但是这个时候仍然得警惕皮肤损伤,因此在人一生中,进行日晒防护是必不可少的。
Dev Cell:研究探索致癌基因的新功能
近日,佐治亚大学发育生物学家发现基因MGA(Max's Giant Associated protein)的新功能。有关这一蛋白的研究还不是很多,MGA似乎控制了许多发育过程,并且还与癌症发展有关联。研究人员在Developmental Cell杂志详细介绍了其研究结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参与人体构建的基因,在生命晚期也会发生突变,导致癌症。
Nat Genet:科学家克隆稻米品质关键基因
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由中科院院士张启发领衔的水稻国家研究团队成功克隆了第一个稻米垩白率的主效基因Chalk5,并对其调控垩白形成的分子与细胞学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为解释稻米产量与品质的矛盾与统一提供了遗传与分子证据,为水稻优质育种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