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200个非编码基因突变可导致癌症!
2018年4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人体基因组中98%的DNA都不会编码蛋白质。与癌症相关的大量基因突变都发生在这些非编码区域,但是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如何影响肿瘤生长和发展。现在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医学院和MOoores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非编码DNA中几乎有200个突变在癌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一个突变都代表着一个治疗癌症的新靶标。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Natur
普洱茶中到底有没有致癌物黄曲霉素?
我喜欢喝茶,尤其爱喝普洱茶。前段时间读到方舟子的一篇科普文章《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其中说到了普洱茶含有致癌物黄曲霉素,这篇文章引用了前几年的两篇科技论文:2010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员抽查了广州市场上的70份普洱茶样品,发现全都能检测出黄曲霉素;2012年南昌大学一名学生从南昌市场采集了60份普洱茶,全都能检测出黄曲霉素,其中7份超标。一口气读完老方的这篇文章,我不禁心中有
肠道菌群竟可致癌!《Science》&《Cell》子刊两篇重磅揭示结肠癌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小编推荐:您不可错过的2018(第四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导 读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通过促进正常粘膜向腺癌转变的结肠上皮细胞(CEC)突变的积累而发展。大约5%的CRC发生在具有遗传突变的个体中。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肠道内的两种细菌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有关。结肠直肠癌(CRC)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目前在
揭示染色体不稳定性导致癌症转移机制
2018年1月20日/生物谷BIOON/---癌症转移如何发生一直是癌症生物学的关键奥秘之一。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尔康乃尔医学院和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指出肿瘤细胞中的DNA长期泄漏能够触发癌症转移,即来自原发性肿瘤的细胞经迁移后在身体较远的部位中形成肿瘤。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1月1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hromosomal instability
揭示FGFR3-TACC3基因融合导致癌症产生机制
2018年1月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CUMC)的研究人员发现两个相邻基因的融合能够导致线粒体过度运转和增加细胞疯狂生长所需的燃料数量,从而导致癌症产生。他们也发现在人癌细胞和一种脑癌类型的小鼠模型中,靶向这个新鉴定出的癌症通路的药物能够阻止肿瘤生长。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1月3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metaboli
研究鉴定导致癌症复发的细胞!
【研究确定可能导致前列腺癌复发的细胞】尽管前列腺癌男性通常对激素治疗或化疗的标准治疗有反应,但许多患者尽管接受了治疗,但最终还是会有进展或复发,尤其是那些具有高风险或侵袭性的疾病。在临床前实验室研究中,由罗斯威尔公园癌症研究所药理学和治疗学主席Dean Tang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正常干细胞群体,其对传统治疗具有内在的抗性,并且可能使前列腺癌复发。在“干细胞报告”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论
烤肉、药丸、致癌物以及三聚氰胺们究竟如何影响身体?统统由肠道微生物说了算!| 科学大发现
外国有一句古老的谚语“一个人吃的肉是另一个人的毒药”,这句话登上了6月份的《科学》杂志。难道《科学》也开始灌鸡汤了吗?不不不,这里的“肉”和“毒药”指的并不是个人喜恶,也不是由你的大脑决定的,而是肠道!是的,今天的主角就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肠道微生物。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总结了我们日常会吃的、接触的食物、药物和污染物进入体内遇到肠道微生物后,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1]!由于每个人的肠道微生物组
马兜铃酸致癌作用最新研究进展
2017年10月24日/生物谷BIOON/---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是在从马兜铃物种的草药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鼻窦炎、扁桃体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疖病、痤疮等病症,多与抗生素等配合使用以加速痊愈。但是,AA对动物和人体都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和致癌作用,会导致大鼠的肾肿瘤和人的上尿路肿瘤。近期有不少研究指出马兜铃酸具有致癌性,基于此
Nature:BRCA1突变致癌的秘密
BRCA1基因中的突变在20多年前就被发现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相关,但是BRCA1基因突变提高癌症风险的机制却一直未被澄清。日前,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最新研究终于解开了BRCA1基因突变致癌的秘密。自从在20多年前被发现以来,BRCA1被认为在多种生理过程中起作用,这些生理过程包括mRNA剪接、微RNA生成、DNA损伤信号传递、细胞周期检查点
科学家发现携带 BRAF 致癌突变的小胶质细胞会导致阿尔兹海默氏病等退行性疾病
近日,纪念斯隆 - 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的免疫学教授 Frederic Geissmann 团队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他们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他们发现,携带常见致癌突变 BRAF(V600E)的小胶质细胞(定殖在大脑内的巨噬细胞),可以直接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最让人激动的地方在于,采用 BRAF 抑制剂可以延缓小鼠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 [1],目前已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