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单一的干细胞突变可致妇女患子宫肌瘤
在美国,子宫肌瘤影响着1500万妇女的健康状况,子宫肌瘤可引起妇女不规则子宫出血、贫血、疼痛以及不育。这种肿瘤的高发率(60%发生在45岁时的妇女身上),其分子机制目前并不知晓。近日,来自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的研究者首次发现了子宫肌瘤的分子引发机制,引发这种疾病实际上是单一干细胞的突变所引起的,致使肿瘤细胞无限制生长并且激活其它细胞使其扩散。
Immunity:发现控制B淋巴细胞发育的代谢检查点
近日,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发现了控制B淋巴细胞发育的一个代谢检查点,即卵巢滤泡激素相互作用蛋白1(Fnip1)。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17日在线发表在Immunity上。 协调好体内代谢与细胞的生长及分裂之间的关系,对免疫细胞的正常发育及功能至关重要。
J Bacteriol:周宁等发现含有细胞色素b5的独特黄素单加氧酶
近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周宁一研究员课题组揭示了邻硝基酚2-单加氧酶(OnpA)是一种新的含有细胞色素b5结构域的独特黄素单加氧酶,细胞色素b5结构域对此单加氧酶的功能是必须的。相关结果已发表在微生物学刊物Journal of Bacteriology上。
JCI:超微摄像头观察到T细胞破坏胰岛B细胞的过程
(视频来源:MedPage Today) 来自美国拉赫拉过敏与免疫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高科技成像技术,观察到了小鼠胰腺内自身免疫性T淋巴细胞攻击产生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的过程,改发现在揭示I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大意义,其研究结果近日被发表在《临床研究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
Carcinogenesis:TNFRSF10B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2013年8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在美国,肺癌是男性和女性癌症患者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诊断病例中占80%以上。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非常低,只有约16%的患者能存活五年。可悲的是,只有约4%的晚期疾病患者能存活超过五年。 上述现象是因为肺癌患者的遗传多样性。
NEJM:西妥昔单抗方案治疗纵隔B细胞淋巴瘤可避免放疗
发表于2013年4月最新一期NEJM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原发性纵隔B细胞淋巴瘤联合化疗方案中添加西妥昔单抗,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并且还可避免胸部放疗。 在这项单组前瞻性Ⅱ期研究中,51例淋巴瘤成人患者接受剂量调整的依托泊苷、阿霉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和西妥昔单抗(DA-EPOCH-R)治疗。结果显示,除2例患者外,其余均免于放疗。在中位随访5年期间,无病例复发。
SCI SIGNAL:SAP97 介导记忆B细胞快速反应
在第一次遇到外来抗原后,具有免疫球蛋白M(IgM)B细胞受体(BCRs)的初始B细胞引发首次抗体反应,并产生具有IgG BCRs的记忆B细胞。当这些记忆B细胞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时,细胞表面的IgG BCRs刺激它们迅速分化成浆细胞释放大量的IgG抗体。 7月31日,SCI SIGNAL杂志报道免疫系统通过IgG BCRs介导信号通路,确保记忆B细胞对再次遇见的病原体快速而高效地作出反应的机制。
Sci Transl Med:深入细致研究HIV疫苗B细胞反应
7月11日,Sci Transl Med杂志报道认为,为了研发更有效的HIV疫苗,我们应当应用灵长类动物对疫苗引发的B细胞反应进行更细微的研究。 人类和猕猴之间的整体基因同源性高,再加上淋巴细胞种群在表型上的保守性,使得非人灵长类动物(NHPs)在候选疫苗的临床前评价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用途。
JBC:德发现一种细菌毒素可致细胞自杀
德国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一种细菌毒素可致细胞内的一种蛋白失活,致使细胞“自杀”。这一发现或有助于研究杀死癌细胞。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chemistry)上。
:抑制Stat3可强化对B细胞恶性肿瘤的免疫
6月22日,Cancer Research 杂志报道了通过抑制Stat3功能可强化对B细胞恶性肿瘤免疫达到治疗目的。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侵袭性且无法治愈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亚型。虽然病人往往最初对一线化疗药物和单克隆抗体治疗反应良好,但进一步治疗的反应性却较差,并最终导致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