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一氧化碳防止致命心律失常的分子机理

近日,一项由英国心脏基金会(BHF)和医学研究理事会资助的新研究,已阐明一氧化碳如何可以用来防止心脏病发作后的一个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2014-08-19

Cancer Res:白血病干细胞的致命弱点

来自歌德大学(Goethe-Universitat Frankfurt am Main)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急性髓性白血病干细胞的弱点。

2014-08-07

Nucleic Acids Res:王晓雪等发现新颖的I型毒素-抗毒素系统

近日,国际刊物《核酸研究》在线报道了发现并鉴定出位于原噬菌体中的I型毒素-抗毒素系统RalR-RalA的论文(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4, doi: 10.1093/nar/gku279),证明噬菌体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后会发生功能变化。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青年**计划”人才王晓雪的研究团队完成。

2014-05-27

发现一种可预测H7N9致命程度的人体蛋白

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存在人体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血管紧张素II”和H7N9禽流感的病死率相关,“血管紧张素II”指标越高,H7N9禽流感患者病死率越高。

2014-05-18

小分子药物可预防致命性辐射病

大规模辐射接触,如切尔诺贝利和福岛第一核电站灾难之后的那类辐射接触,仍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顾虑及军事威胁。在小鼠中从事研究的科研人员表示,一类新的研发用于治疗其它疾病的药物可能会在发生辐射事故时帮助挽救生命。这些药物被称作PHD抑制剂,它们似乎能保护机体免于辐射诱发的胃肠道综合征,这种疾病通常会在接触辐射的2周内引起死亡。

2014-05-18

J Gen Physiol:科学家揭示芋螺毒素抑制机体疼痛的分子机制

海洋锥形蜗牛产生的毒液常用于捕杀猎物,毒液中含有芋螺毒素类的肽类,其中有些芋螺毒素可以在哺乳动物中作为止痛药来使用;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General Physiology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名为Vc1.1的芋螺毒素抑制疼痛的机制。

2014-05-19

一种药物或可防致命核辐射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的新研究表明,一种用于治疗贫血等疾病的药物,可能会在核辐射事故中帮助挽救生命。这项成果同时有助于提高放射疗法的安全性。

2014-05-19

PNAS:科学家发现运输细菌毒素进入宿主细胞引发疾病的关键受体

近日,一项来自弗莱堡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了将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偷运”进宿主细胞的受体,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引发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的病原菌,TpeL毒素是其产生的一种细菌毒素,该毒素和许多梭菌属菌株产生的毒素非常相似,这种毒素可以结合到细胞表面分子上随后会慢慢进入到细胞中引发细胞死亡,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

2014-05-04

PNAS:致命流感病毒的出现

一项研究提出,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出现的主要屏障是由禽类群体对亲缘毒株的免疫造成的,而非病毒获得必要突变的能力造成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导致了禽类产业的经济损失并且带来了人类流感大流行的威胁,但是评估大流行风险的多数研究把重点放在了病毒突变的作用而非生态因素上。

2014-06-25

Nature:解析发冷光杆菌的毒素注射新机制

2013年3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发冷光杆菌与蛔虫相伴而生,蛔虫可以攻击自己的幼虫从而使得幼虫感染上这种细菌,这种细菌随后就可以攻击各种入侵者以及各种细胞毒素。近日来自马普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等处的研究者发现,发冷光杆菌可以使用一种类似于注射器一样的重要毒素复合物,这就使得其可以通过宿主细胞细胞膜上的小囊泡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最后杀灭细胞。

201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