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生所“水稻产量性状调控的分子机理与育种应用研究”获2011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1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3月30日在友谊会堂举行。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何祖华研究组的“水稻产量性状调控的分子机理与育种应用研究”喜获2011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该项目主要利用分子遗传手段,发掘并功能鉴定产量性状调控基因和进行杂种优势的分子预测,阐明产量性状建立的分子机制,采用分子设计有效实现了水稻育种理论与实践的突破。
《自然》:2015年科学展望
2015年马上就要到来了,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刊发了一篇新年展望——在未来的一年里,科学界有哪些动向值得期待。以下就是他们挑选出的十条预测。1 粒子加速器世界上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LHC。图片来源:CERN(不是SER
《自然》登载华人科学家支持叶诗文来信
英国《自然》杂志8月23日刊登了来自“华人生物学家协会”的信件,就该杂志网站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发表文章将中国游泳女选手与兴奋剂联系在一起所引起的争议,再次阐述华人科学家支持叶诗文奥运成绩的观点。
最新自然指数发布 中国对全球科学贡献不断增加
自然出版集团11月13日发布的自然指数显示,中科院等中国科研机构对科学的贡献在不断增加并引人注目。这一新指数可方便社会各界对全球2万多家科研机构的产出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为庆祝该指数测试版的发布,《自然》
《自然》主编尼克·坎贝尔:中国生命科学实力尚弱
尼克·坎贝尔:自2012年9月起担任《自然》执行主编,并负责领导自然出版集团(NPG)在大中华地区的业务。2001年加入自然出版集团,历任Nature Reviews Genetics编辑、NPG旗下一系列遗传学期刊执行主编,以及NPG亚太
日本干细胞研究专家入选《自然》2014明星科学家
《自然》评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陈化兰研究员入选
2014中国研究生院自然科学100强浙大第一
武书连2014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自然科学100强浙大第一《挑大学选专业—2015考研(微博)择校指南》中的自然科学是理学、工学、农学、医学4个学科门类的统称。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本身。本书的自然科学评价,体现了各大学研究生院理学、工学、农学、医学4个学科门类的综合实力。因此,仅在自然科学某一学科领先的大学,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在整个自然科学评价中领先。为了既反映各大学自然科学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