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自然如何搭上自噬热点的便车?
导语自噬简单说就是细胞自己吃自己,然后废物再利用。细胞健康生长需要自噬清除垃圾,而应激状态下,自噬也可以导致细胞病理性改变,所以怎么调控这种平衡很重要,近年来科学家们为此操碎了心~一年一度的国自然又拉
大隅良典诺奖成果“细胞自噬”状态有了检测新技术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凭借细胞自噬机制研究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日本研究人员最新发明了一种可以简单检测细胞自噬状态的新技术,将有助于利用细胞自噬机制开发新药。细胞自噬机制是指细胞在应对短暂生存压力
JCI:自噬抑制剂或可增强特定化疗药引起的抗肿瘤免疫
化疗药物不仅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治疗癌症,一些特定类型的化疗还会驱动免疫应答进而靶向摧毁剩余的肿瘤细胞。这种免疫靶向作用是由死亡细胞释放的叫做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的分子引起的。
浙江精子库“自精保存”的健康男子增多:过半未婚,先忙事业
浙江省人类精子库是保存和提供健康精子的医疗单位,他们有个服务项目是“自精保存”,顾客可以把自己的精子保存在那里,等到以后要生孩子时再拿出来用。10月25日,记者从浙江省人类精子库获悉,2014年至今,该库已有
自诊靠谱吗?
生病看医生,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但是现在很多人却养成了一种奇怪的“习惯”,当身体不适时,先到网上“搜一搜”。中国人普遍相信“久病成医”的道理,再加上中国的医院常常人满为患,去个医院,从排队到拿药都得大动干戈,在“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下,网络上的种种健康知识似乎给了患者一线希望,以为自己能做自己的“健康顾问”,因此也催生出了五花八门的“网络自诊”方式。
2016年诺贝尔奖得主Yoshinori Ohsumi的自噬研究情怀
北京时间10月3日下午17:30,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者Yoshinori Ohsumi因发现自噬的机制而获得此奖。在这里,小编向读者推荐几年前Journal of Cell Biology期刊对Yoshinori Ohsumi的采访,在这次采访中,他介绍了自己的早期研究生涯,尤其是在早期,他多次更换自己的研究课题,最终发现酵母液泡中发生的自噬过程。
2016诺奖:近年来自噬相关重磅级研究一览
北京时间10月3日下午17:30,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者Yoshinori Ohsumi(大隅良典)因发现自自体吞噬(autophagy)的机制而获得此奖。
Cell Metab:维持脂肪细胞棕色化需要抑制自噬过程
最近,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发现自噬介导的线粒体清除是导致米色脂肪细胞向白色脂肪细胞转变的一个关键调控过程,抑制该过程可以维持米色脂肪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该研究为开发以白色脂肪棕色化为方向的肥胖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Nature:论文引用率:男性自引率明显高于女性 到底为何?
近日,研究者通过对1779年至2011年发表的150万篇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发现,男性平均引用自身文章的比例要高出女性56%。研究人员分析了JSTOR数字图书馆中多学科的论文,结果发现,在过去20年里,尽管学术领域内女性科学家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男性文章自引率已经上升到了70%,明显高于女性的自引率,不论性别的话,大约有10%的既定论文的引用都有可能是自我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