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证实,胃内可调节球囊+生活方式干预32周可减轻15%体重
近日,来自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消化内科和肝病科的Barham K Abu Dayyeh教授研究团队,在《柳叶刀》上发表了通过可调节容积的胃内球囊治疗肥胖的重磅研究成果。这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在开始试验32周后,植入胃内球囊的患者体重平均降低了15%,对照组则降低了3.3%。试验结束后6个月,干预组74%的患者保
逆转脊髓损伤小鼠的瘫痪,4周内恢复行走
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受损的神经纤维可能不再能够在大脑和肌肉之间传递信号,这种再生衰竭通常会导致严重和永久性的残疾,例如脊髓损伤后的截瘫或四肢瘫痪,更糟糕的是,这些轴突无法再生。迄今为止,针对脊髓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期刊" Science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Bioactive sc
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学家开发细胞封装系统内高效氧气递送的生物仿生支架
近日,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嵌套在细胞封装系统的生物仿生支架,可解决细胞封装系统氧气输送困难的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A bioinspired scaffold for rapid oxygenation of cell encapsulation systems。细胞封装
Cell:新研究揭示RNA促进细胞核内空间区室的形成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强大的新工具,可以窥视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和RNA)的世界,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1月4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
《Science》子刊:首次发现失眠是致命性脑动脉瘤破裂的潜在危险因素
数据显示,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81%的中国人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16%的人几乎每天熬夜“爆肝”。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党,面对日常的生活压力或精神压力,到了晚上要么睡不着,要么舍不得睡觉。另一方面,全世界超过3%的成年人患有未破裂的脑血管畸形,称为颅内动脉瘤,其中大多数终生不异变,大约2.5%的颅内动脉瘤会破裂出血,导致蛛网膜下
我国科学家提出多脑区协同类脑控制架构
机器人精细操作是完成高精度任务的必要条件,作为主要反馈源的显微视觉具有窄视野、小景深、平面成像等特点,导致小空间内的观测状态不能直接反映操作空间位姿,这种“所见非所得”给复杂场景下的机器人精细操控提出了挑战。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团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
FDA获批、NCCN推荐,这款新药实现了领域内口服靶向药“0的突破”
每一种新药的问世,都要闯过研发路上的重重难关,“跨越山和大海”,来到患者面前,而实现治疗领域内开创性的突破,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如果这种新药,预计每年还能惠及数万名中国肺癌患者呢?这些描述,说的就是9月份刚刚获得FDA加速审批上市,用于携带治疗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EGFR Exon 20ins)NSCLC患者的新药mob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