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柳叶刀·西太平洋杂志》:揭示中国孕妇乙肝病毒感染流行率持续下降

《柳叶刀·西太平洋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民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王爱玲教授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2015—2020年中国2853个县9000万孕妇HBV感染情况:一项全国性观察研究”。这是中国最大的以人群为基础的、针对孕妇的横断面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至2020年,中国孕妇乙肝病毒感染呈中度流行,且流行率持

2021-09-22

Hepatology: 科学家找到改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有效靶点

在全球范围内,NAFLD是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估计男性患病率超过30%,女性患病率为15%,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患病率更高。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法是NAFLD的迫切需要。

2021-09-27

罕见肝病新药!口服ASBT抑制剂maralixibat欧盟申请上市:治疗Alagille综合征相关胆汁淤积性瘙痒!

maralixibat是一种口服顶端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体(ASBT)抑制剂,导致更多胆汁酸从粪便中排除,减少胆汁酸介导的肝损伤和并发症。

2021-09-14

非编码RNA重磅综述:长非编码RNA与人类肝病

长非编码RNA(LncRNAs)在基因组中广泛转录,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并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

2021-09-03

PLoS Med:坚持低脂乳制品的摄入或许并非是保持心脏健康的唯一选择 乳制品中脂肪摄入量较高或与心血管疾病风险较低直接相关

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全球最大的乳制品消费者研究后发现,那些乳制品脂肪摄入量较高的人(以血液中脂肪酸的水平来衡量)与摄入量较低的人群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或许较低,而更高的乳制品脂肪摄入量与其死亡风险增加似乎并无关联。

2021-09-27

Nature子刊:SNORA73的缺失使细胞代谢重新编程,对脂肪性肝炎有保护作用

血脂异常和由此产生的脂毒性是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的病理特征。过多的脂质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并通过与氧化应激相关的多效性机制诱导细胞死亡。

2021-09-15

Nature子刊:肥胖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脂肪因子机制研究

肥胖是癌症恶化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与肥胖相关的癌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1-09-08

农药毒死蜱通过抑制饮食诱导的棕色脂肪组织的生热作用促进肥胖

肥胖是由于能量摄入、吸收和消耗之间的热量不平衡造成的。在啮齿动物和人类中,由饮食引起的生热作用都有助于能量消耗,并涉及棕色脂肪组织(BAT)的激活。

2021-09-09

J Nutri:摄入牛油果或能改变女性机体腹部的脂肪分布 使其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每天一个牛油果或能帮助女性机体的腹部脂肪向更健康的方向重新分布。

2021-09-08

Nature 揭示神经免疫互作如何与内脏脂肪「擦出火花」

  来自葡萄牙尚帕利莫未知技术研究中心的 Henrique Veiga-Fernandes 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 Nature 》在线发表了题为“ Neuro-mesenchymal units control ILC2 and obesity via a brain–adipose circuit ”的研究性文章。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实验,

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