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5点后不吃饭,可改善脂肪肝,北大团队证实,肠道细菌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团队进一步证实,无论是扭链瘤胃球菌的定植还是口服HMP补充剂,都可以改善MASH小鼠模型中的炎症和纤维化。这些发现确定了扭链瘤胃球菌及其代谢产物HMP是治疗代谢紊乱的潜在限时进食模拟物。
2024-08-03
J Hepatol:3D肝细胞模型助力破解脂肪肝之谜
来自海德堡大学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能用于检测脂肪肝药物疗效的新型模型系统,其是一种基于原代人类肝脏实质细胞(肝细胞)的3D体外细胞培养系统。
2024-09-16
Clin Mol Hepatol:DNA甲基组分析揭示了晚期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补体基因的表观遗传改变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进展过程中肝脏补体基因的表观遗传和转录变化,这些发现对于理解MASLD进展的核心机制和开发靶向治疗方法具有潜在的意义。
2024-08-31
张惠杰/杨魏/李晋团队揭示降糖药SGLT2抑制剂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SGLT2抑制剂靶向CD8+ T细胞内的酮体代谢以改善MASH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为将来SGLT2抑制剂作为“老药新用”的治疗策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科学依据。
2024-09-12
Hepatology: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通过ERK/TNFα/NFκβ途径促进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变性肝病的进展
该研究表明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是一个与脂肪变性发展有关的分子。
2024-06-08
CROH:代谢障碍诸如肥胖、高血压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与肠癌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这篇综述报告指出,大多数代谢因素与机体结直肠癌风险增加明显相关,因此,受代谢因素影响的人群或许会因结直肠癌的筛查和监测而获益。
2024-10-20
APT:血液中高水平的生物标志物GDF15或与脂肪变性肝病患者肝癌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血清中的GDF15或许能作为人类肝癌的生物标志物,其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且能用于识别需要进行定期监测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MASLD)患者。
2024-06-17
Cell子刊:西安交大孟列素/朱文华团队揭示脂肪肝中枯否细胞铁死亡调控机制,并发现潜在治疗靶点
该研究发现,NCF1是枯否细胞铁稳态的关键调节因子。NCF1在MALSD人类患者和MASH小鼠的肝脏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表达上调。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