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穴居鱼类神经和全身脂质代谢途径的洞穴适应研究取得进展
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是中国特有的稀有淡水硬骨鱼类,包括众多河栖地表种和穴居洞穴种。世界各地的洞穴鱼独立进化出一系列穴居生物特征和行为的适应以提高生存能力。由于脊椎动物的脑在解剖结构和神经调节信号方面都表现出高度的保守性,因此地表鱼和洞穴鱼为了解大脑脂质代谢如何调节神经可塑性并最终导致进化过程中出现不同的行为特征提供了一对天然样本。近期
脂质过氧化产物4-羟基壬烯醛抑制NLRP3炎性小体激活和巨噬细胞焦亡
焦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一种溶解形式,其特征是细胞质肿胀,细胞膜上形成孔洞,并释放促炎细胞因子。焦亡是由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引起的。
1PLOS Biology:动物脂质沉积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肌肉生物学与猪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在《PLOS Biology》发表题为“Camptothecin effectively treats obesity in mice through GDF15 induction”的研究成果。博士研究生卢军锋和已毕业硕士研究生朱梦清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吴江维教授为通讯作者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合成具肿瘤免疫治疗价值的新型脂类药物前体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傅磊课题组研究团队在探索合成了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价值的新型神经节苷脂GM3衍生物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药化领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肿瘤自身的弱免疫原性被认为是肿瘤发生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之一,因此有效呈递肿瘤细胞膜表面抗原信号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治疗策略。细胞膜的神经节苷脂
Cell Reports:揭示NAD激酶协同调控脂滴和线粒体代谢新机制
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储存影响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稳态,其调控紊乱与较多代谢类疾病相关。脂滴是专门用于储存脂肪的细胞器,与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有紧密联系。脂滴动态调控变化影响脂肪储存以及其他细胞器的功能。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阐述了脂滴与脂肪储存的调控机制及功能的重要性,但机体内的调控机制及生理功能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黄勋研究组利用
Sci Adv:阻断鞘脂类或许有望抵消机体的肌肉萎缩症
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肌肉萎缩症与名为鞘脂类(sphingolipids)的一类生物活性脂肪的关联,后者主要参与到了多种细胞功能和其它疾病的发生过程中。
Cell: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抗HIV的脂肽病毒融合抑制剂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法,然而患者一旦停药,HIV病毒会迅速反弹。同时艾滋病患者长期服药也面临药物毒性积累和病毒耐药等问题。因此实现停药后的病毒控制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目标。近期,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出脂肽病毒融合抑制剂LP-98,能够有效治疗、预防SHIV(一种HIV和猴免疫缺陷病毒的嵌合病毒),并且在部分恒河猴中
川陈皮素或能改善高脂饮食的危害,还具有预防餐后高脂血症的功效
“病从口入”不仅是在强调饮食卫生,它同时也揭示了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众所周知,饮食和生活习惯是主导人体健康的两大重要因素,而饮食占绝对比重。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长期高脂肪饮食(尤其是加工过的)会导致肠道生态失调以及营养代谢发生变化。随着时间推移,肠道形成的促炎环境伴随代谢失调会“馈赠”宿主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以及一
解脂耶氏酵母一碳代谢研究取得进展
利用甲基营养型工业微生物,可从一碳原料生产多种产品。天然甲基营养型微生物能够同化甲醇积累菌体,并有效合成乙酸等少数产物,而由于缺少遗传改造工具、细胞代谢网络不清晰,人们难以拓展其有限的产物谱,限制了此类微生物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改造工业微生物以同化甲醇,进行甲醇高效生物转化,成为研究重点。解脂耶氏酵母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酵母底盘,经遗传改造,能够转化多种碳源底
Nature Communication:自噬蛋白ATG9A能够从脂滴中动员脂质
多跨膜蛋白ATG9A是一种扰乱酶,在两个膜小叶之间翻转磷脂,从而在自噬的早期阶段促进吞噬体膜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