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的外泌体携带肝癌特征性的RNA变化
2019年4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根据2019年3月31日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举行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AACR)年度会议上提供的初步数据,RNA测序可能有助于医生更早地诊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图片来自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Cell:新研究指出应重新评估外泌体的组成
2019年4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小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的异质性和非囊泡胞外物质的存在引起了关于外泌体(exosome)的内含物和功能性质的争论。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高分辨率密度梯度分离和直接免疫亲和捕获方法来精确地描述外泌体中的RNA、DNA和蛋白组分以及其他的非囊泡物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4月4
Cell:新研究揭示人体体液中存在6种胞外RNA货物类型
2019年4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为了开发由胞外RNA(extracellular RNA, exRNA)介导的细胞-细胞通讯图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胞外RNA通讯联盟(NIH Extracellular RNA Communication Consortium)创建了exRNA图谱资源(https://exrna-atlas.org)。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外泌体组成的全新鉴定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双层磷脂膜结构的囊泡小体,绝大多数细胞均可分泌。细胞外囊泡中可以携带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份,介导体内细胞间远程通讯【1】。根据大小分类,EVs可以分为直径小于200纳米的sEVs(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和直径大于200纳米的lEVs(Large extr
抑制外泌体PD-L1可诱导全身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2019年4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一类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药物彻底改变引发了癌症治疗变革:许多直到最近还被认为无法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正在经历长期缓解。但是,大多数患者对这类药物没有反应,而且它们对某些癌症的治疗效果要比其他癌症好得多,其中的原因令科学家们困惑不解。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癌
外泌体--癌症的“双刃剑”
一、外泌体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人员在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或者肿瘤细胞发现细胞外泌现象,细胞向其培养基中分泌带有细胞膜特征的囊泡结构。1983年Johnstone等发现体外培养的绵羊网格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会向外分泌含有铁转运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的小囊泡结构,他们将细胞释放的这种小囊泡结构命名为外泌体(图2)。早期发现分泌外泌体的细胞主要是一些造血类细
2019(第四届)外泌体与疾病研讨会在沪隆重开幕!
2019年4月19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9(第四届)外泌体与疾病研讨会”在上海建工浦江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开幕,现场爆满,座无虚席。本次会议为期两天,在成功举办前三届外泌体会议的基础上,围绕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发现、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临床开发应用,以及分离提纯检测等内容,邀请相关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企业管理层、医院相关科室临床医生等进行探讨,分享最新进展,交流心得经验,共同推动外泌体基础
外泌体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肺癌作为一种高度致死性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新增癌症病例的13.2%,占所有癌症相关死亡的25.9%,平均5年生存率18.1%。此外,大量临床数据也表明,早期肺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要明显高于晚期肺癌患者。外泌体是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直径为30~100nm的微小囊泡,是细胞经过“内吞-融合-外排”等一系列调控过程后由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种物质。虽然几乎机体内的所有类型细胞都能够分泌外泌体,如:网
外泌体提取的7种方法及其优缺点
1、差速离心差速离心仍然是最常见的外泌体分离技术之一。 该方法包括几个步骤,包括1)低速离心去除细胞和凋亡碎片,2)更高速离心以消除更大的囊泡,最后,3)高速离心沉淀外泌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样本的粘度与分离的外泌体纯度有显着的相关性,因此,具有高粘度的生物样品(例如血浆和血清样本)需要更长的超速离心步骤和更高的离心速度。步骤: 以300×g离心10分钟,取上清。 以2000×g离心1
Cell Rep:新研究有助于修复受损外周神经系统
2019年4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证明,当从中枢神经系统招募健康细胞时,受损的周围神经系统能够自我修复。该发现对未来治疗影响儿童的衰弱和威胁生命的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例如肌营养不良症,格林 - 巴利综合症和腓骨肌萎缩症。该研究将发表在4月2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研究人员发现,当通过化学手段破坏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