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P:树突状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靶向递送雷公藤甲素治疗小鼠结肠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地塞米松包裹TP是一种新的方法,既能降低TP的毒性,又能诱导UC和RA小鼠的免疫抑制。其潜在的免疫机制涉及DEXTP靶向体内的DC,抑制DC的激活,诱导DC的凋亡,进而诱导T细胞免疫抑制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科成功举办第六届全国细胞外囊泡大会
CSEV2022坚持精品办会的理念,邀请了国际细胞外囊泡学会(ISEV)以及国内本领域杰出专家对细胞外囊泡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趋势以及面临挑战展开深入交流。
Cardiovasc Res: 尼古丁通过胞外囊泡-miRNA加重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
尼古丁是烟草的主要成分,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然而,尼古丁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联系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会议邀请 | 2022单细胞空间多组学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在单细胞水平进行分子机制研究成为可能。
Nature子刊:揭示肝星状细胞外泌己糖激酶HK1加速肝癌进程新机制
该研究阐明了一个未见报道的肝纤维化促进肝癌进程的新机制,并筛选到具有潜力的小分子化合物PDNPA,通过阻断HSCs中HK1外泌抑制肝癌进程。
刘陈立/傅雄飞开发空间连续定向进化系统,实现合成生物元件的大规模平行进化
着眼于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可用元件匮乏这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现有连续定向进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定量研究了宿主细菌的空间迁移运动对其噬菌体进化的作用规律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开创性被动免疫疗法!长效抗体Beyfortus(nirsevimab)在欧盟监管传来喜讯!
nirsevimab是一款开创性的婴儿被动免疫疗法,获全球三大监管机构授予突破性药物资格,包括中国。nirsevimab专为所有婴儿设计,只需给予单剂量肌肉注射,就能够提供持续的保护作用。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外囊泡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CSEV)发布国内首个干细胞来源小细胞外囊泡团体标准
2021年1月,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发布了一系列干细胞的团体标准(T/CSCB 0003-2021),为干细胞来源sEVs团体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前期基础。
厦门大学吴乔团队揭示肝星状细胞外泌己糖激酶HK1加速肝癌进程新机制
尽管HK2被认为是治疗HK1-HK2+肿瘤类型的理想靶点,该研究提示联合靶向肿瘤自身的HK2和HSCs来源的胞外囊泡HK1将是更为理想的肝癌治疗策略。
胞葬作用决定炎症消退的机制:治疗潜力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在一个成年人身上,每天都有数十亿个细胞死亡和翻转。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凋亡细胞(Acs)被吞噬细胞产生并随后被清除,这一过程被称为胞葬作用,在维持生理上的组织动态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