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示肿瘤释放的细胞外囊泡和颗粒引发肝脏代谢功能异常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癌症经常向血液中释放分子,对肝脏产生病理改变,使得它进入炎症状态,导致脂肪堆积,损害肝脏正常的排毒功能。这一发现揭示了癌症更隐蔽的生存机制之一,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纳米囊泡作为创伤愈合中的细胞外囊泡模拟物
创伤愈合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损伤反应,它涉及多种成分的相互作用,如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细胞因子网络、趋化因子、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生长因子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一种潜在的基于RNA的治疗方法来抑制癌症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IV级)是最致命和最耐药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约占所有胶质瘤的50%,复发率高,总生存期不到8.5个月。GBM起源于星形胶质细胞,其发病率约为4.17/10万人/年。
新型非编码RNA:LncRNA剪接变异体的不同调控功能和生物学作用
人类基因组由大约22,0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组成,这些基因能够通过选择性剪接(AS)产生不止一个转录本。
相约武汉,第二届RNA疗法和新型疫苗产业峰会,这个6月精彩继续!
VacFuture 2023 (武汉站) 第二届RNA疗法和新型疫苗产业峰会于6月3日-4日在武汉举办,届时超过800人和40家展商预计参次大会。大会将聚焦“小核酸药物开发”和“mRNA新型疫苗研发”
肿瘤细胞外囊泡分离分析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孙佳姝团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教授张少华等合作,开发了新型微流控脉冲过滤技术与高灵敏热泳检测平台,实现了全血样本中肿瘤细胞外囊泡(Extracel
Cell子刊:脂肪肝通过细胞外囊泡促进癌症向肝脏转移
这些结果表明,脂肪肝诱导的EV-miRNA、YAP信号和免疫抑制微环境促进了结直肠癌的肝转移。因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可能会产生复杂的转移性肿瘤微环境(TME)
新型高效细胞外囊泡膜蛋白检测分析平台EVArray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具有分布广泛、丰度高、信息丰富等优点,在液体活检方面的临床应用潜力非常巨大。
Umibio 热烈祝贺2023(第七届)细胞外囊泡前沿与转化大会圆满成功!
此次会议聚焦在细胞外囊泡前沿技术挑战、临床应用研究、载药递送以及干细胞外囊泡等内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医生、生物学家和技术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细胞外囊泡的前沿研究与新兴应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