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学者揭示新冠病毒肺炎康复者中和抗体持久性及交叉保护性规律
近日,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蓝柯/陈宇/严欢团队与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蔡昆团队通力合作,在新型冠状病毒康复者体内中和抗体的持久性和交叉保护活性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The Innovation(《创新》)上,题为“Antibody neutralization to SARS-CoV-2 and variants
科研人员成功解析农药啶菌噁唑的环境降解产物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创新团队提出了一种农药环境降解产物三步鉴定新方法,成功应用解析了我国创制农药啶菌恶唑的环境降解产物。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危险材料学报(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据徐军研究员介绍,通常农药进入环境后,受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发生降解,可能失去或降
Front Immunol:识别出针对人类肺炎的新型潜在药物靶点
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名为白介素-26的炎性介导子似乎在肺炎发生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且其还有助于促进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研究揭示棉菌共生提高棉花耐盐性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开展了棉花与真菌共生对棉花耐盐性影响的相关研究,发现棉花可与大丽轮枝菌建立共生关系形成共生体,共生体在盐胁迫下能产生更多的抗氧化酶,且共生代谢物肌醇半乳糖可转化为棉子糖清除自由基,参与植物渗透调节,从而提高棉花耐盐性,该研究为棉花耐盐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农
科研人员提出烷烃代谢古菌起源与演化的新证据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在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研究论文“A methylotrophic origin of methanogenesis and early divergence of anaerobic multi-carbon alkane metabolism”。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Nature重磅:克服细菌耐药问题,一种新型合成抗生素或将成为耐药菌“克星”!
如今,抗生素滥用所导致的细菌耐药问题正在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除了呼吁社会各界合理使用抗生素外,研发新的抗生素以克服细菌耐药也成为了科学家们需要攻克的难题。五十年来,寻找与研发抗生素一直依赖于天然产物的半合成化学修饰,但是这种方法如今已经无法应对快速演变的细菌耐药威胁,而全合成化学修饰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将能够轻松解决这一难点。近日,美国哈佛大学与
研究揭示大型食药用菌的高温适应性生长机制
热胁迫是大型食药用真菌栽培中最常见的环境胁迫之一,解析真菌耐热机制、选育耐热品种一直是食药用菌研究中的热点。硬毛粗盖孔菌(Coriolopsis trogii)是一种广泛分布、适应高温生长且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白腐真菌,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5℃左右,是研究真菌耐热或者高温适应性机制的良好材料。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生
研究发现栽培烟草利用茉莉酸信号防御链格孢菌和黑胫病菌
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是烟草种植中危害严重的两大病原菌。链格孢菌是真菌,主要侵染叶片;黑胫病菌隶属于卵菌,主要感染根和茎部。它们代表了不同的病原菌类别,感染不同的部位,但均是腐生性病原菌,是否会诱导相同的防御反应仍然未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功能基因组学与利用团队研
Nat Microbiol:特殊的肠道菌群—双歧杆菌或能帮助解释母乳喂养给婴儿带来的健康益处!
来自丹麦技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能利用母乳组分在婴儿肠道中生长的特殊类型的双歧杆菌含有一种特殊酶类,这种酶类能促使细菌产生对机体免疫系统有益的小分子。
科学家改造工程菌利用肿瘤代谢废物强化免疫治疗效果
近期,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科研团队研究发现了一种可靶向定植于癌细胞中的工程益生菌,能将肿瘤微环境中的代谢废物转化为L-精氨酸,从而促进T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该研究在《Nature》上发表,题为:Metabolic modulation of tumours with engineered bacteria for imm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