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揭示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遏制冠状病毒感染及肺炎发生的新型分子机制

来自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调查了大部分人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是如何遏制冠状病毒从而与防治肺炎发生的。

2022-03-15

Nature子刊:王军/陈义华团队使用AI在肠道群中发现抗菌肽

 抗生素耐药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在近几十年来,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病原微生物持续增加,每年在全球范围内耐药菌引发感染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70万人。抗菌肽(AMPs)作为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的候选方案之一,具有不易产生抗药性、作用快速等优势,同时因为容易降解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持续性污染。因此,开发出能够应对抗多重耐药菌的新药物,缓解耐药问题迫在眉睫;

2022-03-10

Theranostics :铁死亡压力可促进巨噬细胞对抗胞内

  细胞内细菌(Intracellular bacteria)的存活是造成慢性或复发性感染的主要因素,胞内菌引起的持续感染是康复中的一个严重问题。胞内菌可以逃逸免疫清除和药物杀伤,导致宿主防御或抗生素治疗的失败,这给传统抗菌药物对胞内菌的清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抗菌制剂对抗胞内菌。铁被认为是细菌在宿主细胞中生存的关键

2022-03-02

Nutrients:肠道群或会影响个体的人格特质

来自克拉克森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确定了肠道微生物组和肠道中的代谢组途径是否与个体的特征心理能量、精神疲惫、机体能量和机体疲劳有关。

2022-02-27

八眉猪肠道群构建和代谢对食物纤维的响应研究取得进展

  八眉猪(Sus scrofa)是青藏高原地区常见猪种,其消化粗纤维的能力(52.08%)显着高于野猪(45.72%)。八眉猪(♀)与杜洛克猪(♂)杂交后代二元杂交猪兼备母本耐粗饲和父本生长周期短的优良特性,是研究食物纤维对肠道菌群影响最理想的模型动物。蚕豆是青海地区常见的农作物,蚕豆秸秆经青贮后可用作饲料。蚕豆秸秆中总纤维含量达56.

2022-03-03

Microbiology Spectrum:揭示人体古组代谢对于肿瘤微环境和癌症发生发展的影响

  古菌(Archaea)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微生物,大多生活在极端的生态环境中(例如高温、高盐、高压、强酸/碱性等环境)。古菌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核膜及内膜系统;同时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DNA具有内含子并结合组蛋白(Histone)、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RNA聚合酶与真核细胞相似等。古菌具有独特的合成

2022-03-04

Nature Biotechnology:科学家改造出工程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工业原料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会引起全球变暖。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近日,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生物技术改造出一种工程细菌,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丙酮和异丙醇。相关研究在《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题为:Carbon-negative production of acetone and isopropanol by gas

2022-03-06

Lancet子刊:科学家揭秘家庭空气污染与儿童肺炎发生之间的神秘关联

来自Patterdale Lodge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理解了家庭空气污染对儿童肺炎发生的影响效应。

2022-02-28

Nat Commun:揭秘嗜肺军团调节宿主细胞免疫反应的一种新机制

来自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机制,其或能促进嗜肺军团菌通过分泌一种小型的调节性RNA来靶向作用其所感染的细胞中的免疫反应。此前研究人员并未识别出这种机制,其能够促进嗜肺军团菌在感染期间的生存和增殖,这项研究工作为细菌用来操控其宿主的策略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2022-02-27

澳研究发现肺炎衣原体可能诱发阿尔茨海默病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肺炎衣原体可通过鼻腔侵入大脑,从而诱发一些可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因素。相关论文已发表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参与研究的格里菲斯大学孟席斯健康研究所副教授珍妮·埃克伯格表示,他们此前已发现包括肺炎衣原体在内的几种微生物,可在24小时内通过鼻腔和大脑之间的末梢神经迅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已知肺炎衣原体会诱发呼吸道疾病,

202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