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抑制球菌中特定酶类的功能或有望阻断其感染的扩散

来自石溪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的方法,通过靶向抑制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模型中名为Sgl1(sterylglucosidase 1)的酶类或许就会使得感染不再继续扩散,这种酶类或能作为一种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的潜在靶点。

2021-11-10

艾滋病急性期粘膜屏障损伤研究中取得进展

  肠道含有全身约80%的淋巴细胞,其中约40%为CD4+ T细胞。这些CD4+ T细胞高表达HIV共受体CCR5,并且与肠腔中大量抗原长期接触而处于免疫活化状态,使肠道成为HIV感染时的主要靶器官和病毒库。HIV感染后肠道上皮细胞再生能力下降,粘膜通透性增加,导致微生物及其产物通过粘膜屏障易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导致持续免疫活化,加速疾病进

2021-11-13

Sci Immunol:科学家识别出对炎性病发生和预防非常关键的分子通路

2021年11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炎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其是一种起源不明的慢性炎性疾病,由于遗传因素常常会促进炎性肠病的风险,仅一小部分人群会携带诱发该疾病的遗传风险,这就表明,其它环境因素或在炎性肠病发生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Immunology上题为“Deficienc

2021-11-11

PNAS: Roe诱导的干细胞微囊用于炎症性病的治疗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多种免疫细胞发挥调节作用,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然而,它们的治疗效果受到营养供应不足、免疫系统攻击和靶部位蓄积低等因素的限制。

2021-11-03

​哈佛研究再添新“罪证”:这类食物可增加炎症性病风险

超加工食品,如香肠、肉丸、薯条、方便面、炸鸡块、饼干、速食汤、碳酸饮料……是很多人喜爱,但却对健康有害的食物。之前已有多项研究发现,常吃超加工食品与乳腺癌、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升高有关。近日,一项发表于《临床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研究,为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添加

2021-09-21

The Plant Cell:揭示环境温度调控蓝光受体花素蛋白稳定性的机制

  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刘宏涛研究组完成的题为Light-Response Bric-A-BracK/Tramtrack/Broad proteins mediate cryptochrome 2 degradation in response to low ambient tem

2021-09-02

Nature:首次构建出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人类肠道细胞图谱,并揭示克罗恩病和其他炎症性病的起源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来自人类细胞图谱(HCA)联盟的研究人员如何推进这方面的理解。HCA联盟正在绘制人体的每一种细胞类型,以改变我们对生物学、感染和疾病的认识。

2021-09-11

Science:揭示肠道微生物组中的球菌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抗肿瘤反应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肠道微生物组中肠球菌属的成员能够改善小鼠肿瘤模型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

2021-08-30

Gut:BRAF突变诱导老年和异常甲基化的上皮快速癌变

固有性锯齿状病变(SSLS)在各个年龄段都很常见,但BRAF突变型癌症主要发生在老年人。DNA甲基化异常在年轻患者的SSL中并不常见。在这里,作者询问衰老和DNA甲基化在SSL启动和进展中的作用。发生在老年人肠道的SSL有明显更高的自发性肿瘤进展风险。这些发现支持锯齿状结直肠癌发生的新概念模型,即BRAF诱导的肿瘤转化的风险依赖于年龄,并可能与年龄相关的分子

2021-07-22

J Crohns Colitis:从上皮细胞端粒角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在严重或长期病例中,肠上皮细胞端粒缩短已有报道。然而,其对UC发病机制的影响尚不清楚。为此,作者使用我们最初建立的长期器质性炎症模型来评估端粒缩短。本研究首次揭示了端粒缩短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羟基积雪草苷(MD)可能是一种超越内镜黏膜愈合的UC治疗的新候选方法。图片来源:https://pubmed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