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团队开发出肝癌早筛模型蝉联榜单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我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混合型(combined HCC-ICC,cHCC-ICC),因其发病隐匿,进展快,
Science Advances:我国科学家绘制原发性肝癌高分辨率空间分子图谱
异质性是癌症预防和治疗的主要挑战。近日,我国海军军医大学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题为“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patial architecture in primary liver cancer”的文章。研究人员对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21个组织样本进行空间转录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团队开发的肝癌早筛模型厉害了
在中国,平均每小时就有47人确诊肝癌,这其中,有45人将死于肝癌。因发病隐匿,进展快,80%的肝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五年总生存率不足20%,而若能早期诊断和治疗,五年生存率则超过60%[2]。因此,肝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当前,肝癌筛查的传统手段,肝脏影像学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效果差强人意。细胞外游离DNA(c
Molecular Cancer: CRISPR筛查发现PSTK对化疗所致肝癌铁死亡的保护作用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与不良的患者预后有关。到目前为止,治疗耐药性的出现阻碍了用于治疗肝癌患者的靶向治疗的有效性。
《自然通讯》:上海交通大学王慧和李晓光合作团队发现良性心理应激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抑制肝癌发生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心理情绪(社会心理)因素属于环境因素中重要的类型之一。多项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结果均显示心理应激能够对机体的生理及病理过程产生影响。心理应激主要包括良性心理应激(distress)和不良心理应激(eustress)。尽管目前已有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心理压力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存在联系,但是缺乏直接的和深入的机制研究,目前大部分研究聚焦于负面压力
肝癌(HCC)“免疫+靶向”治疗!信达生物/礼来达伯舒®+达攸同®方案疗效显著:总缓解率34%,疾病控制率78%!
该研究显示了达伯舒与不同剂量达攸同联合治疗的疗效,而且还发现了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为更个性化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Molecular Cancer: 单细胞RNA-seq分析发现一种非编码RNA介导肝癌对索拉非尼治疗的耐药性
索拉非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是fda批准的一线药物,用于治疗不能切除的肝细胞癌(Hcc)。不幸的是,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微乎其微,总体生存期仅提高了3个月。在初步应答后,大多数肝癌患者出现抗药性和疾病进展。
肝癌(HCC)双重免疫一线治疗!阿斯利康Imfinzi+tremelimumab方案显示前所未有生存益处:3年存活率31%!
Imfinzi和tremelimumab均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finzi可阻断PD-L1,tremelimumab可阻断CTLA-4。
肝癌(HCC)二线免疫治疗!默沙东Keytruda:在先前接受过索拉非尼的晚期患者中,显著延长总生存期!
与安慰剂相比,Keytruda显著延长了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提高了客观缓解率(O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