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s:刘小龙等揭示Lis1调控胚肝造血干细胞扩增的分子机制
5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刘小龙研究组的研究论文Lis1 is required for the expans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in the fetal liver。该成果揭示了Lis1调控胚肝造血干细胞扩增的分子机制。
PLoS Genet:研究揭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靶标
近日,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研究者们一项新的研究已经确定了关键性细胞应激反应途径和酒精性肝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推进了对本病如何发展的认识。
Hepatology:研究人员发现蛋白Fra-1能抑制肝损害
2013年10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滥用药物和酒精是肝损害的最常见原因,这种肝损害可造成不可逆的肝功能衰竭,甚至癌症。 近日,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研究人员发现了Fra-1蛋白质的一个重要新的保护作用,它会中和如镇痛药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造成的肝损害。这是第一次有研究揭示了Fra-1在保护这一重要器官功能中的关键作用。这项研究发表在Hepatology杂志上。
Am J Pathol:FOXO3具有防止酒精性肝损伤作用
美国HCG公司在美推出护肝型Lipo7注射剂减肥药
美国市场推出一种用于减肥的新型Lipo7注射剂,作为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外有一种减肥选择。 Lipo7主要成分为维他命B6/B12、蛋氨酸、肌醇、胆碱(三者称为MIC)、亮氨酸和铬,这些成分都能够帮助肥胖患者加速新陈代谢和燃烧脂肪。 这种富含维他命B的注射剂,能够帮助脂肪的新陈代谢,从而影响肥胖人群的饮食状况。 MIC是减肥药物中常有的成分,能够在降脂的同时保护肝脏。
ASCO年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SIR-Spheres®微球向结直肠癌肝转移老年患者提供与年轻患者同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分析揭示对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治疗途径的重大认识 芝加哥--(美国商业资讯)--今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公布了一项大样本多中心研究结果,该研究是第一项评估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采用SIR-Spheres?微球进行选择性内放疗(SIRT)的研究。
血吸虫卵蛋白分子可治疗肝损伤等疾病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系的苏川教授从血吸虫卵中提取出SJMHE1和SJHSP60两种蛋白分子,具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前景,该成果已获国家专利。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甲亢、I型糖尿病等,都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防卫过度”造成的。通常,免疫系统动用“适当的武力”来守护人体,消灭和排斥细菌、病毒、寄生虫及移植物等不属于自己的“外来者”。
Hepatology:解热镇痛药物引发的肝损伤机制
近日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解热镇痛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引发肝损伤的细胞分子机制,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最新影响因子11.665)上。 中国科技大学的田志刚(Zhigang Tian)教授和孙汭( Rui Sun)教授为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这一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