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装纳米材料构筑无辅因子的氧化模拟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丁宝全课题组与施兴华、王会课题组,联合北京化工大学王振刚课题组、清华大学教授刘冬生,在生物分子自组装催化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ofactor-free oxidase-mimetic nanomaterials from self-assembled histidine-rich peptides为题,在线发表在
酶立体偏好性改造及其应用研究获进展
手性γ-氨基丁酸类化合物是合成一些药物的关键结构单元。腈水解酶催化3-取代戊二腈去对称化水解,是合成这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目前,已测试的腈水解酶对3-烷基或3-芳基戊二腈通常生成(S)-构型产物,而(R)-构型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较低。定向进化是实现酶立体偏好性翻转的有效手段,但在不损失酶活的基础上实现其立体选择性的翻转仍具挑战性。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
一种特殊的宿主蛋白磷酸酶或能限制其机体的先天性免疫信号!
2020年1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衔接蛋白(adaptor proteins)STING和MAVS是诱导机体先天性免疫力的关键病原体感知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衔接蛋白的磷酸化都会导致1型干扰素途径激活,而系统的过度激活往往与致命性的炎性疾病发生直接相关。系统的活性,尤其是先天性免疫衔接蛋白的活性必须被精细化地调控,从而才能够确保被感染
Front Plant Sci:食物或饮料中的化合物可抑制新冠病毒必需的蛋白酶Mpro
2020年12月2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绿茶、圆叶葡萄(muscadine grape)和黑巧克力等食物或饮料中的化合物可以结合SARS-CoV-2病毒中的一种特殊的蛋白酶并阻断这种蛋白酶的功能。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1月30日发表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期刊
利用短肽分子多级组装模拟天然酶研究取得进展
生物分子组装的多级有序结构是生命体单元的本质特征之一,实现了能量转化、物质输运和信号传递等重要生物功能。精准调控生物分子组装条件,深入探究生物分子组装体结构与功能关系,有助于在分子层面认识生物活动的分子机制、指导功能生物材料的研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峻柏课题组在短肽分子可控组装
Protalix/凯西长效α-半乳糖苷酶A产品pegunigalsidase alfa审查周期延长!
pegunigalsidase alfa是长效重组聚乙二醇化交联α-半乳糖苷酶A,半衰期约80小时。
体外多酶体系催化合成氨基葡萄糖研究获进展
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氨糖)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单糖,在食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用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运动人群的增加以及氨糖更广泛的应用开发,氨糖的需求量持续上升。传统生产氨糖的方法中,甲壳素水解法环境污染严重,易导致过敏反应;发酵法由于氨糖抑制菌株生长导致发酵产物为乙酰氨糖,需进一步酸解或酶解获得氨糖。因此,亟须开发绿色、高效、一步法氨糖生产新
Science子刊:从结构上揭示钙蛋白酶抑制剂双重抑制新冠病毒主蛋白酶和人类组织蛋白酶L机制,有助开发更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新冠
2020年11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SARS-CoV-2是引起COVID-19疾病的呼吸道病毒,它通过多个步骤攻击人体。进入肺部深处的细胞和劫持人类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器以产生病毒自身的副本是最早的两个步骤---这两个步骤对于病毒感染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南佛罗里达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现有的化合物可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