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 Cell:揭示对癌症生长非常重要的聚合酶此前未知的双重功能 有望帮助开发新型抗癌疗法

2021年2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作为DNA损伤最致死的形式,DNA的双链断裂必须被修复来防止细胞死亡;在开发疗法来治疗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难治性乳腺癌和卵巢癌过程中,科学家们旨在识别出新方法来阻断癌细胞利用DNA破裂修复的过程;而一项最新研究证明了聚合酶theta (pol theta)在修复功能中一种前所未知的能力,这或许有望帮助开发

2021-02-14

高活性硫铁矿纳米及其自级联催化抗肿瘤研究中获进展

  纳米酶是一类自身蕴含酶学特性的纳米材料,它同天然酶一样,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催化酶的底物,呈现出与天然酶相同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制,并且可以作为天然酶的替代物用于检测疾病。近年来,学界发现纳米酶蕴含的氧化还原酶活性可以调节细胞中活性氧,如催化肿瘤部位的H2O2产生羟基自由基,从而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然而,由于肿瘤部位H2O2浓度有限,

2021-03-19

研究发现乙醛脱氢2调控肝脏胆固醇代谢机制

Redox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尹慧勇课题组题为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Regulates HMG-CoA Reductase Stability and Cholesterol Synthesis in the Liver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乙醛脱氢酶2(Acetaldehyde

2021-03-16

JCI Insight:乙酰肝素或是机体细胞先天性防御机制的关键调节子

2021年3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CI Insigh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很少被研究的名为HPSE(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的蛋白质或是机体中细胞先天性防御机制的关键调节子。机体先天性防御反应是由多种危险信号所诱发的程序性细胞机制,其在许多物种的整个

2021-03-19

Nature子刊:选择性沉默肝脏中的丙氨酸分解可逆转高血糖和骨骼肌萎缩

2021年3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肥胖相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肝脏代谢受到破坏,从而导致高血糖和肌肉流失---也就是所谓的骨骼肌萎缩。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3月18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上,论文标题为“Liver alanine catabolism promot

2021-03-19

赛诺菲Fabrazyme:唯一拥有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的替代疗法(ERT)!

Fabrazyme于2003年上市,是第一款治疗法布里病的药物。现在,该药是唯一获美国FDA批准的具有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数据的酶替代疗法(ERT)。

2021-03-16

研究揭示RNA病毒聚合酶具有一个与宿主适应相关的特征区域

  RNA病毒编码的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简称RdRP)是一类独特的核酸聚合酶,在病毒基因组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是抗病毒药物研究的热点靶标。病毒的RdRP由于可与其他功能域融合或与其他病毒蛋白共折叠,其整体结构多样性较高,但其催化核心区的三维结构则较为保守,因此RdR

2021-01-20

Nature:揭秘 “E3泛素连接”抵御癌细胞的全过程

  癌细胞被称为“会说谎的细胞”,他们可以快速的进化,假装休眠绕过药物的攻击存活下来,因此,传统的“小分子”药物疗法已经不能抵御狡猾的癌细胞了,亟需一些新技术支撑未来新药研发领域的快速发展。近日,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顶级期刊《Nature》发表了一篇题为“Ubiquitin ligation to F-box protein

2021-03-09

基因编码二维红外探针研究活性中心柔性研究获进展

  《德国应用化学》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课题组、物理研究所李运良课题组及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庄巍课题组,以A genetically encoded two dimensional infrared probe for enzyme active-site dynamics为题的研究论文。论文报道了一种新的二维红外探针间叠氮

2021-03-08

研究揭示一种特殊血红素-铜终端氧化利用两种电子供体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Hartmut Michel课题组,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了题为The unusual homodimer of a heme-copper terminal oxidase allows itself to utilize two electron donor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