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为什么单靠科学家不能解决抗生素耐药性危机,我们也需要经济学家?

2019年6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广泛使用抗生素的推动下,细菌感染对治疗的耐药性越来越强,而新抗生素的供应渠道正在枯竭。最近的报告估计,如果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将导致全球每年多达1000万人死亡,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减少2-3.5%。这些可怕的警告与气候变化的警告类似。全球平均表面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2摄氏度,GDP将减少约3%。然而,与气候变化的不同

2019-06-06

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抵御癌症耐药性的新型策略

2019年6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英国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策略,其能克服肿瘤耐药性的进化,或能明显增强癌症疗法的效力。研究者Tim Fenton博士说道,英国癌症研究所近日宣布旨在开发多种策略来克服肿瘤对药物耐受性的进化特性,癌细胞耐药性的产生是我们开发长效抗癌疗法且治疗晚期癌症患者面对的一大挑战。图片来源:National Institutes o

2019-06-01

Cancer Cell:揭示淋巴瘤患者对特异性疗法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2019年6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每年都会有多种癌症靶向性疗法获批,然而这些药物所引发的癌症耐药性的产生如今慢慢开始引起科学家们的关注,研究人员推测,药物耐受性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癌细胞额外遗传突变的产生,然而目前他们并不清楚癌症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莫非特癌症研究中心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癌症对药

2019-06-0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发现我国头颈肿瘤病人致病新靶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健课题组通过大规模肿瘤病人外显子测序数据映射人类蛋白结构组,发展优化了AlloDriver方法,实现从临床样本中高通量且更加精准地识别驱动肿瘤发生的敏感靶标,并利用该方法发现了我国人群头颈部肿瘤(HNSC)的全新靶标PTPRK,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核酸研究》。恶性肿瘤当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危险因素,每年约有960万人被癌症夺去生命。恶性肿瘤的

2019-05-22

Immunity:发现调节炎症的新靶标

2019年5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调节炎症的潜在新靶点,炎症会引发一系列疾病,包括糖尿病、癌症和老年痴呆症。潜在的目标是一种古老的免疫蛋白--sarm,它在整个进化过程中都是保守的,因此在人类、其他哺乳动物、苍蝇和蠕虫中非常相似。来自三一生物医学研究所(TBSI)三一生物化学与免疫学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但重要的作用--SARM在免疫反

2019-05-14

粪便移植可能是对抗耐药细菌的最好办法

2019年5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上的一篇文章,对于那些无法从艰难梭状芽胞杆菌(C. diff)靶向抗生素治疗中获益的患者来说,将感染C. diff的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移植到他们的结肠可能是最好的治疗方法。C. diff是美国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它每年影响近50万患者,并成为其中

2019-05-24

Cell:不育治疗新靶标!揭示EFCAB9引导精子进入卵子机制

2019年5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当精子通过它们的尾巴上的一系列钙离子通道检测到环境变化时,它们就开始向卵子冲刺。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关键分子,它协调这些钙离子通道开启和关闭,从而激活精子并协助引导它们进入卵子。当通过基因编辑移除编码这种分子的基因时,雄性小鼠让更少的雌性小鼠怀孕,而且怀孕的雌性小鼠产生较少的幼仔。他们报道,这些经过基因编辑

2019-05-19

Immunity:研究确定败血症的治疗靶标

2019年5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败血症是一种很少有病人听说过,但大多数医生都害怕的疾病。人体对细菌攻击的反应可能引发一连串的细胞自我毁灭,无意间导致血块、多器官衰竭和死亡。免疫系统的功能类似于细胞吃豆人,利用白细胞来追捕"坏人",发起攻击和反击。然而,在极端的情况下,白细胞会进行某种切腹自杀,触发自己的死亡,试图消灭感染。有时它会起作用,但当它不起作用时,并发症就很危险了。治疗严

2019-05-13

科研人员研发出新型c-KIT激酶耐药突变选择性抑制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刘静课题组和刘青松课题组研发出新型c-KIT激酶耐药突变(c-KIT T670I)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CHMFL-KIT-033。该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药物化学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胃肠间质瘤(GISTs)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胃肠道癌症,c-KIT激酶的功能获得性突变在胃肠间质瘤的发生发展

2019-05-23

剑指癌症耐药难题 英国癌症研究所将带来什么革命性疗法?

  近日,一则关于癌症治疗的新闻上了热搜:英国癌症研究所(简称ICR)宣称,通过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和人工智能等新方法,有望使癌症成为长期可控制的疾病,甚至能够治愈。一时间,有人为之兴奋,也有人斥之为炒作。英国癌症研究所是一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癌症研究机构,隶属于伦敦大学。不管从哪方面看,这都不像是一家不正规的机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他们寄予厚望的抗癌治疗有些什么亮点。英国癌症研究

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