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开发出基于宏基因组的亚胺还原酶工具箱
生物催化尤其是酶促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手性胺,为许多高值化合物的高效绿色合成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新酶发现仍是酶促不对称合成过程中具有挑战和限速的步骤。寻找更快、更简捷的新酶筛选方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敦明、吴洽庆带领的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团队,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Nicholas
酶促分子内不对称还原胺化构建手性1,4-二氮卓结构模块研究获进展
失眠是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苏沃雷生是一类新型的催眠药,2014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难以入睡或维持睡眠的首个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但苏沃雷生的关键结构单元手性1,4-二氮卓环的高效合成仍具挑战性。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敦明、吴洽庆带领的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团队,继利用亚胺还原酶催化不对称还原α, β-不饱和亚胺合成吗啡烷关
首次发现组蛋白H3-H4四聚体是一种铜还原酶
2020年7月1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组蛋白H3-H4四聚体是一种铜还原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7月3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histone H3-H4 tetramer is a copper reductase enzyme”。在这篇论文中,他们描述了他们开
羧酸还原酶催化机制的计算解析领域取得进展
羧酸还原酶(Carboxylic acid reductase, CAR)是一类多功能酶,广泛分布于细菌、真菌及部分植物体内,依赖辅因子ATP和NADPH,可高效催化由羧酸到醛的化学反应,不仅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谱宽泛、针对性强、可专一识别羧酸基团,还能解决化学合成法产生的环保压力和能源问题,显着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此外,CAR还可与醇脱氢酶、转氨酶和亚胺还原酶等形成级联反应,生成醇类、
酶促对映选择性还原α, β-不饱和亚胺合成吗啡烷关键中间体取得进展
吗啡烷是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及药物(如镇咳药物右美沙芬)的骨架结构,可以由关键中间体1-苄基八氢异喹啉衍生物经三步化学反应获得。该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有经典的拆分法、过渡金属不对称催化氢化法以及环己胺氧化酶与硼胺结合的去消旋化法,但是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立体选择性差、生产成本高、原子经济性差或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敦明、吴洽庆带领的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
林国强——复旦大学——昆虫激素和昆虫信息素,不对称合成、手性天然产物的结构与合成研究以及氧化还原酶与羟腈化酶生物催化等
昆虫激素和昆虫信息素,不对称合成、手性天然产物的结构与合成研究以及氧化还原酶与羟腈化酶生物催化等
光驱动固氮酶还原氮气制造氨,或可解决全球食物危机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可能再次引发农业变革的将氮气转化为氨的光驱动过程,同时降低全世界食物供应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及降低哈柏过程产生相当高的碳足迹。
酶解小麦蛋白产物还原糖美拉德反应的光谱研究
摘要:水解植物蛋白是指用酶、酸或碱水解大豆、小麦、玉米等植物蛋白得到的混合产物。水解植物蛋白由于其价格低廉、质构功能性优良和较高的营养价值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主要将其作为原料制备美拉德反应型香精料或作为添加成分提升食品的感官和营养品质。水解植物蛋白的这类应用是通过美拉德反应实现的。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酶解小麦蛋白产物与还原糖不同加热条件下的美拉德反应及其产物。
首次报道重组腺病毒介导24-脱氢胆固醇还原酶抑制神经元凋亡
24-脱氢胆固醇还原酶是一种具有胆固醇合成作用和抗神经细胞凋亡作用的多功能蛋白,其过表达能够保护神经元免于Aβ沉积引起的凋亡。
AMB:吴中柳等新型烯醇还原酶的酶学表征研究获进展
烯烃不对称还原是制备有机合成砌块和医药中间体——手性烷烃化合物的重要策略之一。在该领域中,生物催化剂因其优秀的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及广泛的底物谱而越来越受到化学家们的青睐。但目前烯醇还原酶的发掘和利用工作还远远不够。进一步发掘和利用新酶,同时发展异源表达的重组烯醇还原酶在不对称还原中的应用,大力扩展烯烃不对称还原的工具酶库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