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加速药物研发
在近日举行的英特尔(Intel)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上,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人工智能产品事业部总经理Naveen Rao博士提到,英特尔正在与诺华(Novartis)合作,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来加速高内涵筛选——这是早期药品研发的关键因素。双方的合作把训练图片分析模型的时间从11个小时缩短到了31分钟,改善了20多倍。细胞表型的高内涵筛选是支持早期药品研发的关键工具,“高内涵”一词是指利用传统图像处理
细胞器互作网络及其功能研究重大研究计划2018年度项目指南
细胞器互作网络及其功能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所指的细胞器是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膜性结构,是真核细胞执行生命活动的功能区域。每种细胞器均有其特化的功能,但同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作用,通过相互协调来完成一系列重要生理功能。经典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始于单个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研究,盛于基因互作图谱和蛋白质互作网络的解析,从而开始全面、系统地了解生命过程。而真核细胞的生命活动通过细胞器的空间区域化和功能特异化,
珀金埃尔默倾情赞助2018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
2018年3月24日上午,2018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2018CHINC)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三层大宴会厅成功召开。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数字医学行业近6000名代表参加会议,涵盖了政、产、学、研、资、管、用多领域专家和学者。会议现场作为业内全球领导者企业之一,珀金埃尔默 秉承为人类创造更健康的世界这一理念,专注于医院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以丰富的医疗大数据应用经验,为广大医疗专家提供高价值的科研
Cell:大脑神经网络预测抑郁症风险
2018年3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由杜克大学研究者们做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大脑不同区域的电信号交流进行检测,或许能够预测以及预防抑郁症的发生。研究者们发现容易患抑郁症的小鼠大脑电信号网络与抵抗力较强的小鼠的大脑网络存在明显差异。如果这一发现能够在人体水平得到验证,那么将会更好地预测人们患精神类疾病,例如抑郁症的风险。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Cell》杂志上。(Jeff M
基于忆耦器研究人员实现神经突触可塑性和神经网络模拟
人的大脑是一个由神经元和突触构成的高度互连、大规模并行、结构可变的复杂网络。在神经网络中,神经元被认为是大脑的计算引擎,它并行地接受来自与树突相连的、数以千计的突触的输入信号。突触可塑性是通过特定模式的突触活动产生突触权重变化的生物过程,这个过程被认为是大脑学习和记忆的源头。模拟神经突触可塑性和学习功能,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是未来实现神经形态类脑计算机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新型电子器件的出现和人工智能
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 明确线上线下一致监管原则
2月9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办法》指出,网售药品发展迅猛,但监管法规相对滞后,造成监管环节的一些新问题。为完善监管,食药监总局起草该文件,并希望社会广泛参与讨论。《办法》要求,网售药品应坚持线上线下一致的原则;厘清责任、社会共治;同时依托第三方平台的网络技术、客户粘性等优势,“以网管网”;鼓励“网订店取、网订店送”。起草背
PLoS Biol:科学家发现胚胎发育过程中调节运动神经元的网络!
2018年2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 /——UCLA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调节正在生长的鸡和小鼠胚胎中脊髓运动神经元发育的基因网络。研究人员还回答了一个长久以来无法回答的问题:为什么运动神经元(脊髓用于控制肌肉运动的神经元)比其他神经元更快形成。图片来源:PLOS Biology/UCLA Broad Stem Cell Research Center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PLOS Biolog
“爆炸性”大脑网络如何导致慢性疼痛?
2018年1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患有纤维肌痛的人更加容易因周围环境一点微小的变化而产生快速而且广泛的大脑反应。这种异常的过激反应叫做爆炸式同步(explosive synchronization,ES)现象。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们提供证据表明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大脑存在ES现象。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tific Peports》杂志上。(图片
食药监总局举行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新闻通气会
1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举行新闻通气会,总局医疗器械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就总局最新公布的《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38号总局令,以下简称《办法》)的主要内容、医疗器械网络经营的监管形势,进行解读和分析。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非法销售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虚假夸大宣传、欺骗消费者的问题不断出现。例如,在网络电商平台、直营网站或移动客户端非法销售未经注册的
推进POCT纳入医院质控 建立规范化、网络化管理体系
即时检测(POCT)是急诊医学、急救医学和危重病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其“快速、有效和便捷”的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如何确保POCT结果满足临床要求是检验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日前,在北京召开的POCT质量控制管理研讨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主任王成彬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康熙雄教授、北京宣武医院检验科主任王培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