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 Brain Mapp:研究发现,大脑网络结构并非固定不变的
2019年7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佐治亚州立大学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大脑网络--共同完成复杂的认知任务大脑中相互独立的区域--的形状和连通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基本的和重复的方式发生变化。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被称为"功能连接",产生了大脑网络。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这些网络在空间上是静态的,每个网络都由固定的大脑区域组成。但是在发表在《Human Brain Mapping
争做中国好网民·上海网民在行动 网络乱象我举报活动 网络举报志愿者招募倡议书
亲爱的网民朋友们: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以其海量的讯息、开阔的视野、快捷的方式呈现给我们一个崭新的世界,网络已经融入到了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但是,各种违法和不良信息也在利用互联网散布传播,使社会公众陷入不安全、不文明的网络环境中。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网上存在的色情低俗、暴力恐怖、诈骗和谣言等各类有害信息,已经危及他们的健康成长,污染着他们的纯净心灵。建设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打造健康和谐的
Science:利用基因共同进化揭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2019年7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对基因组进行测序变得越来越便宜,但是对所产生的数据的理解仍然很难。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从已被测序的DNA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新方法。通过对细菌中成对基因之间共享的细微进化特征进行编目,他们够发现数百种之前未知的蛋白相互作用。这种方法当前正应用于人类基因组,并且可能产生关于人类蛋白如何相互作用的新见解。相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可穿戴心电图疾病自动诊断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烨及其团队成员姚启航、王如心、樊小毛和刘记奎等针对可穿戴心电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特征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实现了9类心律失常的自动分析诊断,有效提升了疾病自动分析的准确率。该成果以Multi-class Arrhythmia detection from 12-lead varied-length ECG using Atte
Nat Med:抑制G9a/DNMT网络有望治疗肌肉浸润性膀胱癌
2019年7月7日讯/生物谷BIOON/---膀胱癌在它的晚期肌肉浸润阶段是致命性的,针对这方面的治疗进展是非常有限的。近期的分子表征已确定新的遗传/表观遗传驱动因子和潜在的膀胱癌治疗靶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但仅限于一小部分膀胱癌患者。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西班牙研究人员发现较高的G9a(EHMT2)表达与膀胱癌的不良临床结果相关,并且利用一种新型抑制剂(CM-272)靶向G9a/D
《PNAS》发文揭示抑郁症患者大脑默认网络异常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严超赣研究组联合来自国内17家单位的25个抑郁症研究组在国际著名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发表了题为《Reduced Default Mode Network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P
PNAS:新型分子能够揭示整个大脑血管网络
2019年5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巴西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种名为FRW的分子,在用小鼠试验时,它被证明能够结合大脑中的血管,但在注入血液时不能与其他器官结合。他们利用这项技术制作了第一张完整的大脑血管系统图谱,为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创造了新的诊断成像策略和治疗方法铺平了道路。开发能够结合大脑血管的药物的主要障碍是血脑屏障,这是一种选择性渗透的细胞边界,可保护中枢神
清华李梢组在Cell子刊首次解析胃炎癌转化单细胞网络,发现胃癌极早期标志物
“四世同堂”走红网络的背后,养老照护需求如何满足
2019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以下简称 CHINA AID)将于2019年6月11-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龙阳路2345号)举办。CHINA AID是历史悠久的国际性福祉产业博览会,展品范围涵盖养老服务、生活护理、辅助器具、康复医疗、宜居建筑、健康管理六大领域。CHINA AID 2018 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参与,330家展商,42919名专业观众到场参观。近
清华李梢课题组封面报道炎癌转化网络协同效应,阐释中药协同干预机制
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总体呈逐年升高趋势,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均是我国五大常见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肿瘤前列。从生物分子网络角度来认识炎癌转化和肿瘤发生的内在机理,有助于克服以往单靶标研究模式的局限,从一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肿瘤的精准预防,促进肿瘤“治未病”。然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构建炎癌转化的生物分子网络,进而以网络为靶标实施有效干预、导向药物发现?这一问题也是复杂疾病防治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