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 Bioscience:小体上难捉摸的Z型DNA

发表在BioMed Central开放期刊Cell & Bioscience 上的新研究,首次说明了左旋型的Z型DNA,它通常只被发现于DNA被复制的地方,也能在核小体上形成。 提供生命蓝图的DNA结构曾被描述为一个双螺旋。为了节省细胞核内空间,DNA紧紧地缠绕形成核小体的蛋白质,然后进一步缠绕,压缩成染色质,接着压缩成染色体。

2012-11-18

受体辅激活蛋白-3调控脂肪肝的机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疾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蓄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通常伴随高血脂、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合征。过量的甘油三酯在肝脏细胞中长期堆积会导致肝脏细胞坏死,功能丧失,进而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

2012-11-18

Signal:研究发现胞质酪氨酸激酶高度保守其受体放射分布

前后生动物基因组分析表明胞质酪氨酸激酶高度保守酪氨酸激酶受体放射状分布 5月2日,西班牙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Genomic Survey of Premetazoans Shows Deep Conservation of Cytoplasmic Tyrosine Kinases and Multiple Radiations of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的研究文章

2012-11-18

:人类是从拥有第6感的鱼蠕虫进化而来

3.75亿年前,这种酷似鱼的海洋动物从海洋爬向陆地 据国外媒体10月13日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是从5亿年前长相酷似鱼的海洋动物演变而来,该动物拥有第六感,由此推出人类确有第六感。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英国剑桥大学与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经过长达25年的研究后,发现人类和多达65000多种脊椎动物都是由一种拥有“第六感”的长相酷似鱼的海洋动物演变而来。

2011-10-14

BMC Cancer:基因诊断评估口腔鳞细胞癌复发风险

口腔鳞状细胞癌光镜照相(图) 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率在所有颈部和头部癌症患者总人数中大约占有1/4的比例。它是癌症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组织检查方法预测癌症是否会复发。 在最新一期的《BMC Cancer》杂志上,科学家们发现有四种基因的表达可以准确的预测患者复发口腔鳞状细胞癌的风险。

2012-11-18

Nat Rev Genet:真RNA聚合酶II(Pol II)的中断广泛存在

跟随转录开始的真核RNA聚合酶II(Pol II)中断在不同的物种中成为一个普遍的基因调控机制,尽管在发育中的功能性作用的特征并不明显。对果蝇发育的新研究表明,Pol II中断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对于原肠胚形成期间的同步基因表达是至关重要的。

2013-07-18

Nature:一种有三种状态的开关

核开关是一个mRNA 内的明确序列(适体),它们与一个配体(如一种代谢物)相结合,其结合方式会改变该mRNA的结构,影响该mRNA的表达。人们一直认为,核开关只有两个状态:开或关。一项新的NMR研究表明,这种观点太简单化。

2013-07-18

Rigel治疗盘红斑狼疮药物R333宣告失败

2013年10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段时间Rigel生物医药公司坏消息不断,先是几周前宣布裁减30名研究人员,现在又传出其研发的用于治疗盘状红斑狼疮药物R333二期研究失败的消息。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价下跌9%,近年以来挫折不断的Rigel公司股价已经累积下跌60%。公司表示现阶段正全力进行fostamatinib治疗紫斑症的两个小型三期研究,希望借此来改善公司目前处境。

2013-10-30

PLoS Pathog:科学家发现新型“钉”蛋白可有效阻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机体

来自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表面“钉”状蛋白产生的遗传机制或许可以改变细菌引发机体疾病的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

201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