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家:非编码RNA在自身免疫病关键致病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编者按 :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是由于一些基因表达调控紊乱引起的,编码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非编码RNA调控网路紊乱参与了人类一些重要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非编码RNA的研究是目前国际研究热点,其中miRNA参与自身免疫病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lncRNA(长链非编码RNA)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Mol Cell:非编码RNA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缅、梅一德教授研究组揭示了长片段非编码RNA通过调控肿瘤细胞瓦伯格(Warburg)效应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
Nat Methods:“垃圾基因”并非一无是处 研究发现其也编码蛋白
Science:研究者首次实现对细菌基因组的重编码 使得细菌可有效抵御病毒感染
2013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耶鲁和哈佛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对有机体的全基因组进行了重新编码,并且改善了细菌抵抗病毒的能力。 研究者Farren Isaacs教授表示,我们首次实现了对遗传代码的基础性改变,通过使用新型遗传代码来创造出有机体使得我们可以扩大研究生物功能的范围。
RNA Biol:章张等发表长非编码RNA分类问题综述文章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的“百人计划”研究员章张及其团队,与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开展科研合作,对长非编码RNA的分类问题进行了系统综述,相关论文在RNA Biology发表。
eLife:海马齿状回利用不同的细胞群参与新旧记忆的编码
你是否曾在一个星期一的早上,绞尽脑汁得回忆你的车钥匙放在哪了。如果找到了,那你就该感谢一下你的海马了。海马是大脑中的一个重要结构,负责对不同环境的记忆进行编码和提取,比如你把你的车钥匙忘在了房间的某个角落。 如今,索尔克(Salk)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帮我们解释了,大脑如何记忆生活中纷繁复杂的境况。他们发现了海马齿状回如何对相似的事件和环境进行分离,并把结果发表在了3月20日的eLife上。
MCB:发现非编码序列调控基因表达的拼图
来自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取得了基因调控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他们识别出了结合在调控基因表达的400多个蛋白上的DNA序列,这将有助于解析为什么不同的个体基因组对疾病患病风险的影响不同。 2000年,科学家们完成了人类基因组测序,希望能将这整个人类DNA序列信息,迅速转换到临床应用上来,比如新型药物,和能判断有患病风险的个体的预测工具。
Nature:非编码RNA可终止表皮细胞分化
我们的皮肤表皮是由许多不同细胞类型构成的混合体,每种细胞类型都有非常明确的职责。这样复杂的组织,其生成或分化在细胞水平上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这一过程发生故障可以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现在,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确定了这一分化过程的一个主要调控因子。研究成果发表在12月2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论文的资深作者、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皮肤科主任及教授Paul Khavari 博士说。
Science:利用DNA来编码书籍和其他数字信息
2012年8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个美国研究小组利用DNA微芯片(DNA microchip)成功地编码出一本5.27兆比特的书籍,然后他们利用DNA测序来阅读这本书。他们的实验证实DNA能够被用来长期储存数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