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Inovio的DNA编码单克隆抗体平台取得重大进展,启动首项人体试验

 通过与威斯达研究所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Inovio Pharmaceuticals, Inc. (NASDAQ: INO)今天宣布启动其DNA编码单克隆抗体(dMAb?)技术预防寨卡病毒感染的首项人体研究。除了证明安全性和耐受性外,在这项关于INO-A002的1期剂量递增研究中,治疗从低剂量开始,然后增加剂量。当直接输送到体内时,由设计的合成dMAb提供的遗传指令可使人体细胞成为制造

2019-04-23

加快新药研发进程—2019 DNA编码化合物库(上海)技术研讨会

2019年5月13日,2019 DNA编码化合物库(上海)技术研讨会将在上海科技大学人字楼隆重举行,届时,国内外DNA编码化合物库、先导化合物发现、合成与筛选相关科研院所顶级专家、制药企业部门负责人、CRO公司相关人员将共聚一堂,一起探讨DNA编码化合物库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在药物发现领域的最新应用,加快新药研发的进程。扫码报名参会注册时间:2019年5月13日之前会议时间:2019年5月1

2019-04-17

长非编码RNA调控炎症小体组装激活研究取得进展

 4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吴缅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题为The lncRNA Neat1 promotes activation of inflammasomes in macrophages 的研究论文。在固有免疫反应中,巨噬细胞通过协调炎症反应发挥重要的功能。炎症小体是由胞浆内模式识别受体(PRRs)参与组装的

2019-04-11

成都先导与Almirall签订基于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的新药研发合作协议

2019年03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先导”)近日宣布与Almirall达成新药研发合作,针对Almirall关注的靶点发现全新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根据协议条款,成都先导将利用其以DNA编码化合物库(DNA Encoded Library, 以下简称“DEL”)设计、合成及筛选为核心的先进技术平台为Almirall筛选新的先导化合物,成都先导将

2019-03-27

微软与医疗公司合作将编码技术应用生物技术领域

 近日,科技巨头微软与生物技术公司Oxford Biomedica、实验室软件开发公司Synthace,以及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开展项目合作。微软此举的目的是将其编码技术应用于生物技术领域,发展编程生物学,更好地研发新药和新技术。微软生物计算部门主管Andrew Phillips表示:“编程生物学有可能解决世界上一些最棘手的医学问题,并为未来生物技术的

2019-03-13

首次构建出由8种核苷酸组成的DNA,从而让DNA编码能力增加一倍

2019年2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1]中,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将4种合成核苷酸与4种天然存在于核酸中的核苷酸相结合,构建出由8个核苷酸(也称为碱基)组成的DNA分子(他们称之为hachimoji分子),而且这些DNA分子的形状和行为都像是真实存在的东西,甚至能够被转录为RNA。他们说,这些hachimoji分子的信息存储容量是天然核酸的两倍,因而可能具有无数的生物技术应用

2019-02-23

秀丽线虫长链非编码RNA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大单革教授实验室发表文章,报导了其实验室最新的研究成果。单革实验室在2017年发表的Developmental Cell文章基础上,于Genome Biology发表了题为《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C. elegans lincRNAs with CRISPR knockout mutants》的文章,报导通过优化的CRISPR-cas9 系统对秀丽线虫中15

2019-02-09

长非编码RNA调控肿瘤耐药的研究取得新成果

中科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吴缅教授研究组和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金雷研究员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NatlAcadSciUSA》上在线发表题为“Dual functions for OVAAL in initiation ofRAF/MEK/ERK prosurvival signals and evasionof p27-mediat

2019-02-09

研究揭示成人初级嗅觉编码仍具有可塑性

常言道“熟能生巧”。在感知觉加工中,训练也可以使人们对外部输入的编码变得更为精细,这一过程也被称作知觉学习。行为水平上,知觉学习表现为个体对特定刺激的知觉能力随训练或经验而产生的长期稳定的变化;神经活动上,则表现为大脑不同加工阶段的可塑性。嗅觉系统位于异生皮质中,在演化史上非常古老,人们对其可塑性了解很少。一般认为,嗅知觉学习发生在嗅觉加工的晚期阶段,换言之,训练鼻子带来的嗅知觉增益来源于高级嗅觉

2019-02-05

北京基因组所开发跨物种长非编码RNA鉴定软件LGC

近日,基因组所在国际生物多样性与健康大数据(Global Biodiversity & Health Big Data,简称BHBD)联盟框架下,与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巴基斯坦真纳大学以及美国梅奥医学院开展科研合作,联合开发了可跨物种使用的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鉴定软件LGC。该成果以“Characterization and ide

201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