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维生素D的摄入或能帮助抵御人群年轻早发结直肠癌的发生
2021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维生素D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有关,但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维生素D的总摄入量是否与50岁前诊断的早发性结直肠癌和疾病前兆有关。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Gastroenterology上题为“Total Vitamin D Intake and Risks of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
JAHA: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饮食或能将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34%
2021年8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饮食中的维生素K(K1和K2)能通过多种机制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然而将维生素K与ASCVD发生联系起来的研究却非常有限;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上题为“Vitamin K Intake and A
Cell Reports:发现水稻低温感受器COLD1调控维生素E-K1网络耐寒新机制
温度是影响水稻品种形成和地域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亚洲栽培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籼稻低温耐受性较弱,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和淮河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粳稻低温耐受性较强,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和东北部。目前,学界对籼、粳稻低温耐受性差异的分子基础已有一定的了解,低温感受器编码基因COLD1在籼、粳稻之间存在明显差异,COLD1中单个核苷酸
英国药理学:大剂量维生素C逆转脓毒症和新冠肺炎患者器官功能障碍的作用
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脓毒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这是重症监护病房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的治疗只是支持性的,没有任何治疗方法可以逆转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效应。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凝和免疫调节作用,是治疗脓毒症的合理药物。在这里,作者总结了支持使用巨糖维生素C治疗脓毒症和新冠肺炎的数据。在临床相关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性脓毒症绵羊模型中,大剂量静脉注射抗坏血酸钠(150
Cell子刊研究揭示:孕期多运动,补好维生素D,宝宝才会更健康!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统计,目前全球患1型糖尿病的儿童有近110多万,有84%的孕妇患有妊娠糖尿病,近六分之一的婴儿在母亲怀孕期间会受高血糖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孕妇饮食不良会增加后代肥胖和患糖尿病的风险,但母体运动能改善后代的糖耐量、胰岛素敏感性等代谢健康指标。那么孕妇运动是如何对后代产生代谢影响的呢?或许我们可以利用其中的机制开发出新的疗法,控制代谢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成“爆款”
米内网数据显示,在三大终端六大市场中,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占比从2019年的23.5%上升至2020H1的26.6%。大参林、益丰、老百姓和一心堂四大上市连锁企业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增长均超20%。可见零售药店在新冠疫情下,表现出更强的韧性,市场地位有所上涨。但随着国家集中采购的持续加码推进,人们的消费升级和消费行为的变化等,零售市场的品类结构势必受到影响,如
研究揭示番石榴维生素C合成和果实软化遗传基础
番石榴(Psidium guajava)是桃金娘科的重要果树,主要产于美洲和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它因适应性强、容易栽培,产量高,且富含维生素C(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而广受欢迎,被誉为“热带苹果”。番石榴果实是重要的天然维生素C来源,但其维生素C合成的遗传基础却少有研究。桃金娘科是植物果实类型演化研究的重要模式,兼有肉质的浆果(如番石
研究揭示TET同源蛋白CMD1利用维生素C催化DNA中5mC形成5gmC修饰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丁建平研究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 for vitamin C-derived C5-glyceryl-methylcytosine DNA modification catalyzed by algal TET hom
日常饮食中补充维生素C或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2021年2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utrition Review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牙龈出血或许是我们需要从日常饮食中摄取更多维生素C的迹象。目前美国牙科协会建议,如果牙龈出血的话,一定要每天刷牙并用牙线洁牙两次,因为牙龈出血或许是牙龈炎的征兆,而牙龈炎或许是牙周疾病的早期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