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Med:抑制吸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可有效降低个体患胃癌风险
2013年5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哈佛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者通过在1978至2008年对美国男性的一些研究表明,男性个体在控制吸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双重趋势下或许可降低肠型的非贲门胃癌(NCGA)的发生风险,而且研究者估计这种趋势在2008年至2040年也会继续发生。
Nat Commun:研究发现维他命C可杀灭耐药性的结核分枝杆菌
2013年5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叶史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在实验室条件下, 维他命C可以有效杀灭耐药性的结核分枝杆菌(引发肺结核的细菌,TB-肺结核),这项研究或可以提示医生们,可以将维他命C添加到现有的TB药物中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PLoS Pathog:一种新型的抵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新疗法
2013年5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一种在健康个体消化道中存在的几种非致病性细菌混合体可以保护动物模型抵御致病性的大肠杆菌的感染,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PLoS Pathogens上,该项研究或为开发新型的疾病疗法提供思路。
FASEB Journal:结核杆菌噬菌体来源的抗菌肽具有抗结核功能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人类重大病原菌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感染引起的,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过结核杆菌,全球结核病的死亡率在单因素的感染性疾病当中位居第二,每年有接近200万的人口死于结核病,而且每年有新增900万人口活动性结核杆菌感染病例,全球结核病负担严重,导致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Small:抗微生物的纳米银材料或可引发芽孢杆菌对其产生抗性
2013年5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mal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微生物如何对纳米银颗粒的消毒特性产生反应,这种银纳米颗粒经常用于消费者的某些产品、同时也应用于医疗和环境等领域。
Science:病毒感染大肠杆菌时的详细结构变化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首次观察到了一种病毒感染大肠杆菌时的详细结构变化。研究发现发布在1月10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为了感染细胞,病毒必须首先找到适合的细胞,然后再将其遗传物质射入到宿主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生物学教授Ian Molineux及同事,在一种叫做T7的病毒中观察了这一机械样过程,并将之显像。
:新研究揭示结核分枝杆菌的起源
法英等国研究人员近日在新一期《自然遗传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探明了引起结核病的结核分枝杆菌的起源,这一成果有助于开发防治结核病的新方法。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元凶,虽然还有一些种类的分枝杆菌也可能使人患上结核病,但结核分枝杆菌是其中传播最广泛、致病能力最强的病菌。
中国卫生部-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合作项目一期总结暨二期启动会在京举行
2013年1月28日,中国卫生部-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合作项目(以下简称“中盖结核病项目”)的一期项目总结暨二期项目启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总结了自项目一期(2009年-2012年)取得的成效,并布置了项目二期(2013年-2014年)的任务和要求。
结核菌完美的藏匿之处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告,结核菌可能通过藏匿在骨髓干细胞内来逃避免疫系统。这些发现可帮助解释为什么要在体内彻底根除结核分枝杆菌是如此困难。Dean Felsher及其同事在那些接受了完整抗结核病治疗而且按理说已经被治愈的病人的骨髓中发现了活的结核分枝杆菌。 这些细菌具体被发现存在于相对罕见的被称为CD271+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有几个原因使得骨髓干细胞可为结核分枝杆菌提供一个理想的保护性家园。
抗耐多药肺结核药物供应存疑 中国尚未出现短缺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发展与强化全球二线抗耐多药肺结核药物供应链研讨会”上,多位世界公共卫生与传染病学专家都对全球抗耐多药结核二线药物的供应链现状表示了担忧:难以确定患者人数、治疗成本过高、因利润稀薄而缺少生产厂商、没有能够统筹全球相关数据的信息系统——这些都成为了抗耐多药结合二线药物供应链的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