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Genet:全球科学家通力合作在结核病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肺结核是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一种疾病,对患者治疗通常需要数月,而且截止到目前为止,针对肺结核并没有有效的疫苗来进行预防;多种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在全球很多地方都存在,而且其具有不同的地理分布,仅有所谓的菌株谱系4是在各大洲都存在的,在每年新发的1000万感染者和死亡的200万患者中,大部分个体都是因这类菌株而感染。
全球结核病治疗任重道远
一名公共卫生工作者正在检查巴基斯坦的一名儿童是否接种结核病疫苗。图片来源:CDC Global/Flickr结核病(TB)在2015年导致全球约1040万人死亡,比2014年增加了50万人,比艾滋病病毒的致死率超过140万人。世卫组织(
AJP:为何HIV感染者患肺结核的风险会增加?
近日,来自瑞典林雪平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HIV病毒能够通过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功能来增加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能力,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上,该研究或可帮助解释为何HIV的感染会增加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进而导致活动性结核病的发展。
Nat Microbiol:科学家阐明幽门螺杆菌新型受体分子 新型疗法开发有望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植在人类胃部中的螺旋菌,有时候其往往会引发致命性的后果,日前,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方法来抑制或治疗幽门螺杆菌引发的感染或并发症的产生。
Cell:揭示抗体在控制肺结核中的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证据证实抗体保护可能有助控制导致肺结核(TB)的细菌感染。他们描述了靶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潜伏性肺结核患者体内的肺结核菌的抗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的一致性差异。
中日专家苏州论道,聚焦消化性溃疡治疗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等相关话题
中国苏州,2016年9月22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的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9月22-24日在苏州举行。第三届中日医学交流(消化)论坛亦于同期举行。中华医学会杜治琴副秘书长,中华消化病学
结核分子诊断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副主任成诗明近日在广州调研期间透露,根据即将出台的结核病防治“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100%地市级定点医疗机构需具备开展药敏试验、菌种鉴定和分子生物学诊断能力,80%东中部、7
Nat Med:即便经过治疗,肺结核菌依然能够持续存在于肺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使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化断层成像(PET/CT),发现在抗生素治疗结束后,TB病灶能够在肺部保持长时间地存在。
nature immunology: 肺结核治疗新研究
肺结核(tuberculosis)是目前世界上致病率与致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仅2012年中全球患病人数达到了800万人,其中100万以上死亡。随着肺结核的致病菌-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
重新设计大肠杆菌遗传密码获成功
重新设计细菌微生物基因组具有深远意义。美国哈佛医学院带领的一个研究团队在19日《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成功改变了大肠杆菌细胞内3.8%的碱基对,使之具有不同的功能。据科学美国人网站报道,研究人员用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