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首次发现,免疫细胞与细菌之间的经典捕食关系,竟被霍乱弧菌颠覆了

近日,瑞士巴塞尔大学Knut Drescher博士领衔的研究的团队,在顶级期刊《细胞》上发表了一项颠覆认知的重大研究成果[1]。

2023-06-17

Eur J Med Chem:发现一种有望治愈HIV感染的DAG-lactone衍生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我们治疗HIV-1感染的能力方面迈出了重要而有希望的一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8月的European Journal of Medi

2023-06-23

吃蔓越莓制品真的可以预防女性尿路感染

来自弗林德斯大学和韦斯特米德儿童医院的医学科学家旨在更新这些结果,通过考察50项包括近9000名参与者的近期试验,他们确定了蔓越莓制品的有效性。

2023-06-09

BMJ重磅研究:多达18%的感染者在感染两年后仍受到新冠后遗症的影响

近期,关于“二阳”的话题在热搜中成功霸榜,身边一些年初的“天选之子”也被新冠“查漏补缺”了,晒出了阳性两条杠。也有不少伙伴表示,

2023-06-08

武汉病毒所科研人员揭示Oya病毒的遗传进化特征与感染致病风险

虫媒病毒(arbovirus)是由节肢动物传播并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一类病毒,种类繁多,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威胁。蠓(midge)是虫媒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迄今为止,研究已从库蠓中分离鉴定出50

2023-06-17

揭示一种新的不依赖于细菌感染的伤口修复机制

外面的世界很危险。从细菌和病毒到事故和伤害,威胁每时每刻围绕着我们。没有什么比我们的皮肤更坚定地保护我们。作为身体内部和外部的屏障以及身体最大的器官,皮肤也是它最完美的防御。

2023-04-27

Science:揭示休眠的细菌孢子萌发新机制

自从150多年前人们首次描述细菌孢子---惰性、沉睡的细菌---以来,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解决了一个困惑生物学家的谜团,他们发现了一类新的细胞传感蛋白,使孢子能够检测到其环境中

2023-05-12

柳叶刀子刊:新冠感染后使用二甲双胍或可将患新冠后遗症的风险降低40%!

自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人们对于新冠后遗症的讨论一直未曾间断。感染 SARS-CoV-2 可导致 COVID-19 后病症,也称为长期 COVID,简称“长新冠”。长新

2023-06-25

Cell:新研究揭示NLRP12作为感染、炎症和溶血性疾病的新药物靶标

感染和其他疾病可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出氧结合分子血红蛋白,血红蛋白随后可分解成血红素。游离血红素可引起严重的炎症和器官损伤,导致发病和死亡。

2023-06-12

我国陈声教授团队在两项新的研究中发现有望治疗超耐药性、高传染性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新方法

在两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型两种治疗由抗生素耐药性超级细菌引起的感染的新方法具有疗效和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202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