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胡海岚团队阐明氯胺酮作为快速抗抑郁药物的脑区特异性作用机制
这项研究首先发现了氯胺酮的脑区特异性作用和状态依赖的特点,继而给出了一个统一的机制解释。从药物特性的角度出发,为氯胺酮的抗抑郁机制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粘多糖症相关溶酶体乙酰转移酶的跨膜催化机制
该工作解析了以二聚化的形式存在的HGSNAT。HGSNAT整体形状类似大写字母“M”,是全新的折叠结构。研究发现,HGSNAT的跨膜螺旋形成亲水性的跨膜通道。
Nature:新研究破解在人类慢性肝病期间肝脏再生机制
这项新的研究表明,人体器官即使在长期患病和反复受伤后也能再生。然而,这一过程是有风险的,也可能出错。控制细胞可塑性的获得至关重要。
Nature子刊:从结构上揭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作用机制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莱比锡大学医学物理与生物物理研究所的Peter Hildebrand教授和他的团队展示了通过一种称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肾上腺素结合受体的信号传输是如何在原子水平上进行的。
Nature Aging:浙江大学王本团队提出抗衰新策略,设计嵌合多肽诱导免疫细胞清除衰老细胞
为阐明E16-uPA24对纤维化衰老免疫微环境的影响,研究团队收集了小鼠的正常肝组织,纤维化肝组织与经多肽治疗后的纤维化肝组织,并使用质谱流式对免疫细胞进行分群分析。
Nat Biotechnol:类器官培养促进小鼠成肌细胞去分化为肌肉再生的干细胞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从肌肉组织生成体外衍生卫星细胞(idSCs)的方法,这些细胞在小鼠体内移植后能够有效支持肌肉再生并恢复肌肉功能。
囊泡乙酰胆碱转运蛋白VAChT的底物识别和药物抑制机制获得进展
该研究加深了人们对VAChT乃至整个SLC18家族蛋白底物识别机制的理解,并为针对vesamicol和VAChT的药物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自然》:“产油”竟能帮癌细胞免疫逃逸!
借助CRISPR筛选技术,研究者们证实鞘糖脂是唯一影响IFNGR1水平的鞘脂类分子,敲除仅参与鞘糖脂合成的UGCG酶编码基因,即可上调IFNGR1表达。
Science:新研究揭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蛋白的合成机制
研究团队负责人之一,布拉德利·摩尔教授将PKZILLA-1比喻为蛋白质界的珠穆朗玛峰,其体积比前纪录保持者——人体肌肉中的titin蛋白还要大25%,长度可达惊人的1微米。
揭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过增强免疫防御在全身扩散机制
ICAM1能促进细胞粘附,因此 T 细胞更容易与受感染的皮肤细胞结合,这样更多的VZV就能从皮肤细胞转移到T 细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病毒就成功地安装了特洛伊木马,以便在全身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