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红细胞微泡激活接触系统激活凝血因子IX的两条途径
储存损伤诱导的红细胞衍生微泡(RBC-MVs)通过支持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组装来促进凝血。也有报道称RBC-MVs通过固有途径启动凝血。为了阐明RBC-MVs诱导的凝血激活机制,研究人员在缓冲系统中评估了储存损伤诱导的RBC-MVs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中的每个酶原的能力。与此同时,还采用凝血酶生成(TG)试验评估了它们在血浆中启动凝血的能力。RBC-MVs直接激活凝血因子XII(FXII)或前激肽释放酶
探究分泌和摄取用于细胞间通讯的外泌体和其他胞外囊泡
2019年1月23日/生物谷BIOON/---尽管人们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描述了在哺乳动物组织或液体中,有囊泡在细胞周围存在,但是直到2011年才提出通用术语“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来定义所有的由脂质双层包围的胞外结构,如图1所示。在1980年代,人们描述了EV可以通过质膜向外出芽或通过细胞内内吞运输途径形成,其中这种途径涉及多泡晚期内吞区室---也
研究发现细胞内囊泡运输新型调控机制
细胞内囊泡运输对于维持细胞以及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必不可少,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发现囊泡转运机制的三位科学家。在真核细胞内,大约三分之一的蛋白质在内质网(ER)中折叠和修饰,然后被运送到高尔基体(Golgi)。蛋白质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运输(ER-to-Golgi)过程是对蛋白质进行质量控制和分选的重要阶段,对维持细胞内稳态至关重要。ER-to-Golgi运输由COPII
Nat Biomed Engine:新型双组分细胞运输系统能将药物直接运输至骨髓中杀灭隐藏的癌细胞
2018年11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疗法或能有效帮助加强当前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法,这种新型疗法基于将两类细胞合并成为一个单元,其中一种细胞是血小板,其能携带药物攻击癌细胞,而另外一种干细胞则能引导血小板进入骨髓中发挥作用。图片来源:Zh
Cell Rep:癌细胞通过微小囊泡选择性地输出多种类型的长链RNA
2018年11月3日/生物谷BIOON/---众所周知,包括癌细胞在内的许多细胞以微小囊泡的形式分泌不同的蛋白和短链RNA,比如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和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这些微小囊泡随后进入其他的细胞中,并在它们的内部移动。这可能是细胞间通信的一种形式。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范德堡大学的James G. Patton博士及其同事们研究
科学家成功开发出特殊的“蛋盒样”包装来运输胰岛细胞成功治疗糖尿病患者
2018年4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特殊的蛋盒包(egg carton packages)用来运输并移植活的人类胰腺细胞来治疗糖尿病患者,这种蛋盒包能够提供氧气,并且在运输过程中允许物理分离一面胰岛细胞损伤或死亡。除了进行完整的胰腺移植以外,目前治疗糖尿病唯一的方法就是进行胰岛细胞移植,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这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尽管成千上万名患者都成功接受
Science子刊:胞外囊泡中的PL-L1或可有助胶质母细胞瘤逃避免疫疗法
2018年3月18日/生物谷BIOON/---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通常也是致命性的脑癌类型。它对治疗产生抵抗性的部分原因是它能够快速地对常规治疗和靶向治疗产生抵抗性。如今,一项新的研究提示着由胶质母细胞瘤释放的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中的物质可能协助这种肿瘤让免疫检查点失去功能。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3月7日的Science
Nat Biomed Engine:利用纳米囊泡装饰干细胞有望改善心脏修复的靶向性疗法
2018年2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心脏干细胞疗法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是一种极具前途的治疗手段,其能够指导细胞进入到损伤部位并让其停留,但如今在治疗心脏病方面科学家们仍然面临巨大挑战,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北卡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动物模型进行了一项初步研究,他们发现,利用血小板纳米囊泡来装饰心脏干细
PLoS Biology:细胞囊泡运输及离子稳态调控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2017年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晁代印研究组的研究成果,以A new vesicle trafficking regulator CTL1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ion homeostasis为题,在线发表在PLoS Biology上。该研究揭示了拟南芥胆碱转运蛋白CTL1通过调控囊泡运输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离子平衡的新机制,这也
Nature子刊:中国团队巧用免疫细胞运输药物,穿透血脑屏障对抗恶性脑瘤
导读 6月19日,中国药科大学的张灿教授团队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一种对抗恶性脑瘤的新策略:利用免疫细胞运输抗癌药物,穿透血脑屏障对抗残留肿瘤细胞。这一策略能够抑制肿瘤复发,延长患癌小鼠的寿命。“利用免疫细胞运输抗癌药物,穿过血脑屏障靶向残留肿瘤细胞。”这是来自于中国药科大学的研究团队最新开发出来的一种对抗恶性脑瘤的策略。他们希望,这一思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