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学夏丽敏团队揭示了靶向ELF4是一种新治疗结直肠癌转移的策略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疾病,已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肝脏和肺是最常受累的器官。大约20%的新诊断患者表现为转移性CRC (mCRC),其结果令人沮丧。
NEJM:只因线粒体过度活跃,这些人只吃不胖
研究人员对患者的基因组测序显示,他们的ATP5F1B基因突变,该基因编码线粒体ATP合成酶的β亚基,从而导致线粒体ATP合成酶异常,细胞需要这种酶来生成ATP(三磷酸腺苷)
靶向p53通路:机制、结构和治疗进展
肿瘤抑制基因TP53是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肿瘤的发展过程与TP53突变引起的功能障碍密切相关。p53蛋白主要作为转录因子发挥作用,它调节多种途径,并决定细胞是否在应激条件下死亡。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陈策实团队揭示了靶向KLF5/COX2/PGE2轴是关键的免疫治疗增敏剂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突破。临床上开发的免疫治疗策略包括抑制性免疫检查点阻滞剂(Icbs)、增强型共刺激因子、溶瘤病毒、各种疫苗和过继细胞疗法。
抗PD-1/PD-L1疗法与靶向治疗、化疗、放疗和其他免疫疗法相结合的协同作用
自2011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ipilimumab(抗CTLA-4)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以来,几种针对PD-1/PD-L1轴的检查点阻断疗法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多种肿瘤类型。
iScience:科学家或发现人类机体炎症的“致命要害” 有望开发出靶向性抗炎症疗法
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能在这些粒细胞的核心深处诱导抗炎性或M2巨噬细胞的激活。
STTT:靶向表观调控因子,克服肿瘤耐药
该综述论文总结了表观遗传调控(包括DNA甲基化、非编码RNA、组蛋白乙酰化和组蛋白甲基化)与肿瘤耐药性的关系,对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家族的分类与功能进行了总结
Nature:端粒、线粒体和炎症,协同作用对抗癌症
长期以来,众多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端粒、线粒体和炎症通路在衰老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然而,他们此前并注意到这些变化可能将在预防癌症方面发挥作用,因为这些要素通常被单独研究,而非结合起来看待。
Nature:靶向巨噬细胞延胡索酸水合酶有望治疗狼疮等炎症性疾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和英国剑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了解炎症性疾病发展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方面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并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潜在的新治疗靶标。
向大脑深处进发:诺华继续投入,开发CNS靶向AAV基因疗法
诺华决定行使上述选择权,在当初5400万美元预付款的基础上,再额外支付2500万美元预付款,Voyager 还有资格获得高达6亿美元的相关潜在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相关产品的特许权使用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