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MA肿瘤学》:中山大学团队开展的新型EGFR抗体偶联药物临床研究初战告捷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存活和粘附中起关键作用,EGFR的过度表达或变异促进了肿瘤的进展。

2022-06-15

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症(DEB)基因疗法!B-VEC在美国申请上市:非侵入性、局部应用、可重复给药!

B-VEC采用凝胶剂型,将COL7A1基因2个拷贝递送至DEB伤口的皮肤细胞中,制造出功能性COL7蛋白,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治疗DEB,解决根本性的致病机制。

2022-06-24

NEJM、ASCO双重磅:新型抗体偶联药物关键研究成功,将打破HER2阴阳二分僵局

在不考虑HR状态的情况下,与医生选择的化疗相比,曲妥珠单抗-deruxtecan显著延长了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有望改善超过半数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结果。

2022-06-13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报道Tom20和Tom22的胞质结构域作为线粒体TOM复合体受体的结构基础

隋森芳团队首先获得了人源线粒体TOM核心复合体(仅包含Tom40、Tom22、Tom5、Tom6、Tom7)的结构,分辨率高达2.53 Å,是目前该复合体的最高分辨率。

2022-06-27

Cell子刊:田烨团队发现调控线粒体应激反应和寿命的新机制

神经系统在感知且协调机体的压力胁迫与衰老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神经细胞的线粒体受到胁迫时,通过神经分泌信号来激活肠道细胞中的线粒体应激反应,进而协调机体整体的压力适应,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诱导长寿。

2022-06-13

Cell:朱雪峰/谢谢等揭示全新的线粒体基因调控机制

该研究阐明了一个全新的线粒体基因调控机制:一个 mtDNA 自身编码的小 RNA(7S RNA)可以特异性结合到线粒体转录酶(POLRMT)上,诱导其构象变化,从而控制 mtDNA 的基因表达。

2022-06-04

Cell:揭示非编码7S RNA调节人类线粒体中基因表达机制

非编码RNA分子在调控细胞核的多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调控线粒体功能方面的明确作用此前还没有报道。

2022-06-08

外泌体线粒体tRNAs和miRNAs可作为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炎症的潜在预测因子

该研究证实了两种外泌体ncRNA可作为预测CKD发病机制的潜在指标,也可用于有效监测CKD的治疗效果。

2022-06-16

​普方生物宣布完成七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用于推进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的临床开发

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现有投资方,礼来亚洲基金、元禾控股、长安资本、洲嶺资本和险峰旗云参与。

2022-06-05

核酸药物: Rab18是GalNAc偶联siRNA诱导Hep3B细胞沉默的关键调控因子

小干扰RNA(SiRNAs)是一种通过RNA干扰(RNAi)途径特异性降解靶基因mRNA的短小(20-25bp)双链RNA分子。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