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通用型同种异体线粒体细胞疗法!安斯泰来与Minovia达成战略合作:为线粒体疾病患者开发创新疗法!

此次合作,将为线粒体疾病患者,开发通用型、同种异体细胞治疗方案。

2021-07-31

Nature Cell Biology:发现神经元线粒体应激的记忆可跨代遗传的现象与机制

   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决定个体的发育、生殖、衰老和行为等。在受到环境压力胁迫时,生物体会产生适应性的应激反应。生物学家关注的科学问题是生物体产生的这些应激反应是否可以直接传递给后代,在后代尚未直接经历上一辈的环境胁迫时,便获得某些性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预期的环境变化和压力胁迫。8月2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

2021-08-04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线粒体蛋白IF1是小鼠肠道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分泌功能的潜在调节因子

IF1(A TPIF1)是一种核DNA编码的线粒体蛋白,其活性是通过抑制F1Fo-A TP合成酶来控制A TP的产生。在GLP-1活性的调节中,IF1的活性尚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作者使用基因敲除(if1-ko)小鼠在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中检测了if1。 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

2021-08-09

Cancer Genet:癌症通过癌细胞-免疫细胞融合进行转移

2021年7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根据一份病例报告,癌症通过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融合而进行转移。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8月1日的Cancer Genetic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melanoma patient with macrophage-cancer cell hybrids in the primary tumor, a ly

2021-07-17

线粒体肿瘤抑制因子-肿瘤进展的能量敌人

肿瘤抑制因子是防止肿瘤发生的关键防线。它们的作用机制和参与的途径提供了重要的见解,癌症进展,弱点和治疗选择。虽然对核和胞质肿瘤抑制因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线粒体内肿瘤抑制因子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最近的研究已经开始揭示这些重要的蛋白质在抑制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本文就线粒体肿瘤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图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

2021-07-08

Front Cell Dev Biol:揭秘线粒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2021年7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都知道,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除了能产生动力之外,线粒体还能产生活性氧自由基,而活性氧(ROS)会氧化周围的分子从而损伤其功能并使其功能失调,由于线粒体是ROS的主要来源,抑制线粒体中ROS的过量产生对于细胞非常重要;近日每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

2021-07-12

Mol Psych:神经元中线粒体功能异常或是诱发帕金森疾病的主要原因

2021年7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家族性的帕金森疾病与罕见的基因突变相关,但大多数散发的帕金森疾病患者的病因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未知的,其近战位痴呆症的基础特征也并不明显。如今全球有700万只1000万人饱受这种疾病的影响,同时帕金森疾病也是第二种最常见的老年神经退行性障碍和运动性障碍。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sychia

2021-07-12

长效HIV融合抑制剂艾可宁®(艾博韦泰)3期临床:疗效媲美标准二线三药方案(LPV/r+2NRTIs)!

艾可宁®是前沿生物自主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在全球主要市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2021-07-20

线粒体microRNA成像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李乐乐课题组在线粒体microRNA成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patially Selective Imaging of Mitochondrial MicroRNAs via Optically Programmable Strand Displacement Reactions为题,发表在

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