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揭示线粒体脱落线粒体外膜应对感染引起的应激机制

在确定弓形虫感染是一种诱发线粒体外膜重塑和SPOT脱落的自然应激后,这些作者接下来剖析了这些结构是如何形成的。他们发现,分泌的效应蛋白TgMAF1将宿主细胞的线粒体外膜与寄生虫空泡膜捆绑在一起,这是SPOT形成所必需的。TgMAF1导致了感染期间线粒体蛋白数量的减少。

2022-01-17

Nature Metabolism:科学家发现线粒体蛋白OPA1可以促进脂肪细胞褐变

  在哺乳动物中,白色脂肪组织储存能量,而棕色脂肪组织通过解偶联蛋白1介导的产热作用将能量转化为热量。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线粒体内膜中视神经萎缩症蛋白1(OPA1)可促进脂肪细胞自主褐变,这种促进作用是通过影响尿素循环产生的。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Metabolism》上,题为:The mitochondria

2022-02-07

Cell Discovery:人类三原核胚胎中进行线粒体DNA碱基编辑取得成功

Nature发表了刘如谦(David Liu)团队的题为:A bacterial cytidine deaminase toxin enables CRISPR-free mitochondrial base editing 的研究论文,刘如谦团队发现并命名了一种细菌毒素——DddA,它可以催化双链DNA(dsDNA)中胞苷的脱氨,将胞嘧啶(C)转化为尿嘧啶

2022-02-06

J Immunol: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期间线粒体稳态的改变或会损伤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的形成 从而使其无法有效抵御细菌性感染

来自范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期间,线粒体稳态的改变或会损伤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的形成,从而使得中性粒细胞无法有效抵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

2022-01-29

Cell Reports:揭示NAD激酶协同调控脂滴和线粒体代谢新机制

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储存影响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稳态,其调控紊乱与较多代谢类疾病相关。脂滴是专门用于储存脂肪的细胞器,与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有紧密联系。脂滴动态调控变化影响脂肪储存以及其他细胞器的功能。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阐述了脂滴与脂肪储存的调控机制及功能的重要性,但机体内的调控机制及生理功能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黄勋研究组利用

2022-01-06

Science:科学家揭示细菌对噬菌体抗性进化的机制

  近期,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法国索邦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快速进化转换可以驱动细菌对噬菌体的抗性。该研究成果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Rapid evolutionary turnover of mobile genetic elements drives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phag

2021-11-16

两亲性氟化胶束颗粒应用于线粒体的靶向载药递送

  线粒体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的动力源和代谢信号中心。线粒体的缺陷或功能障碍与许多人类疾病有关,如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如今,线粒体已成为最重要的治疗靶点之一,是研究线粒体功能和治疗线粒体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氟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在超过20%的已上市药物中,被用来增加药物的治疗活性和化学或代谢稳定性。氟还可以提高蛋白质的稳定

2021-12-29

光化学触发线粒体双重损伤协同抗肿瘤研究中取得进展

  在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段中,基于单一模式的治疗方法(如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往往在有限治疗窗口、毒副作用等方面存在问题;探索以时间-空间可控的方式、以对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必不可少的关键性亚细胞目标为靶点的多维度协同损伤策略对于解决抗肿瘤应用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来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以肿瘤细胞中

2021-12-21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靶向心肌线粒体的PET/荧光双模态小分子成像探针取得进展

   临床上常用X线、CT、磁共振、超声和放射性核素显像作为心血管病的诊断手段。其中,核素显像可从心肌代谢方面评估心血管症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但存在半衰期短、成本高等缺陷,导致核素显像应用受限,临床上迫切需求新型PET心脏功能显像剂的出现。在前期研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分子影像中心发现吲哚乙烯喹啉盐F16类化合物是一

2021-12-31

研究揭示Cds2调节线粒体磷脂含量和线粒体功能影响非酒精性肝炎NASH快速发生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包括一系列肝损伤,从单纯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肝炎(NASH),后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HCC)。目前,NAFLD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除非存在继发性饮食或化学肝毒性损伤,常用的遗传小鼠模型不会自发进展到肝纤维化、硬化和肝癌。因此,创造严重疾病表型(如纤维化和HCC)快速进展的遗传模型,对于理解该疾病的发病致病机制以及评估

2021-12-13